宰執天下

cuslaa

歷史軍事

從出租車上跳下來就直奔檢票口,賀方終於壹身大汗的在最後壹刻趕上了回上海的飛機。直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七)

宰執天下 by cuslaa

2023-4-22 11:34

  “燕逢辰就是這般說的嗎?”
  王韶撇向壹側的嘴角傳出了譏諷的聲音,好像韓岡說了什麽可笑的話,而高遵裕也露出了仿佛要嘲弄誰的笑容。
  “燕副總管便是如此說的。”
  韓岡點了點頭。他自秦州回來後,便直奔正廳,向王韶和高遵裕匯報他在秦州州衙中的經過,自然不會忘了把燕達說的話轉述出來。
  王韶嘿嘿地冷笑了兩聲,轉頭對高遵裕道:“郭仲通果然還是不喜我等插足兵事,只想讓我們去種田。”
  高遵裕則同樣回以冷笑:“郭逵若不是貪著開疆拓土之功,何苦違了文樞密的意思在秦州守著。現在看到河湟壹個勝仗接著壹個勝仗,他哪還能坐得住?”
  當日燕達向韓岡傳遞的,其實是郭逵的心思……也許說警告更合適壹點。緣邊安撫司最好把精力放在屯田和市易上,不要老想著瞞著監司挑起戰事,如若不然,作為秦鳳經略安撫使,他郭逵可不會再坐視下去。
  這種事,郭逵不可能當面明說,所以他的心意才由燕達透過韓岡傳達給王韶和高遵裕。韓岡對此很清楚,故而壹字不拉地說給兩位頂頭上司聽,但他看王、高二人的模樣,可是完全沒有把郭逵的警告放在心上。
  “郭仲通就沒說其他什麽了?”王韶冷笑了壹陣,又繼續追問起韓岡。
  韓岡這次則是搖頭,“郭太尉只是問了渭源堡壹戰詳情,還有傷亡情況,並沒有再說別的了。”
  對韓岡的回答,王韶也不意外。郭逵讓燕達轉述的是他自己的私心,有燕達提過也就夠了,哪裏還有自己赤膊上陣的道理。
  王韶端起熱茶,用碗蓋拂去茶湯上的泡沫。古渭荒僻,連王韶手上都沒有幾餅好茶。現在喝的茶,都是平常賣給吐蕃人的茶磚,只能算是有點茶味道的水而已。但在西北邊境吃了幾年苦後,王韶對這樣的粗茶卻已是喝得有滋有味,不像高遵裕,寧可喝清水,也不喝用茶梗、老葉壓成的茶磚。
  啜了兩口,王韶擡頭問著韓岡:“玉昆,妳對郭仲通和燕逢辰兩人說的這些覺得如何?”
  “……郭太尉私心太重,但眼下暫且順了他的意,也於我無損。”
  韓岡看得出來,王韶和高遵裕是絕對不會同意讓郭逵來摘果子的。就算他們肯分郭逵壹杯羹,也只會是冷飯殘羹。軍功沒人會嫌多,開疆拓土也好,擎天保駕也好,壹旦在戰場上立下足夠的功績,就可以輕而易舉地遺澤數代子孫。
  想想踏平南唐的主帥姓什麽?看看如今的太皇太後又姓什麽?
  再想想在澶州推著真宗皇帝過黃河的殿帥姓什麽?再看看如今的皇太後又姓什麽?
  曹、高兩家,從開國時到現在,已經壹百年了,卻始終是名門望族中的壹員,甚至還能與天家聯姻。而那些國初時煊赫的文官豪門,到了如今早就沒有蹤影。
  開拓熙河、拓邊河湟的功勞,如果能成功,當是平滅北漢之後第壹功。除非有人能討滅西夏,否則在西北不會有更大的功勞了。王韶正想著靠這份功勞給他和他的子孫後代爭壹個世襲不移的鐵飯碗,怎麽可能會甘願讓給他人?
  前面李竇向三人明搶,王韶費盡手段,在高遵裕、韓岡的幫助下,將三人壹股腦地全都逐走。現在郭逵過來爭奪最後的領軍之權,王韶當然不會甘心讓出去。
  但韓岡不看好王韶的指揮能力,文官用兵——連帶韓岡他自己——不經過壹番歷練,很難有所成就。在今次的戰場上,無論是王韶還是韓岡犯的錯實在太多,若不是禹臧花麻那邊也同樣出了問題,勝負尤為可知——不,韓岡並不認為今次和禹臧部分出了勝負。兩邊的損失相當,禹臧花麻又是順順利利地撤走了。怎麽看都不能算是官軍這壹邊的勝利。
  “現在禹臧花麻已經回老家舔傷口去了,木征看起來只要我們不去攻打武勝軍,他也不會有什麽動作,至少在半年內不會有大戰。如今正是把緣邊安撫司的根基打好的時候。等費上半年左右的時間,把根基穩定了,也就不用擔心郭太尉還有什麽手段。”他看看王韶、高遵裕,“現下有郭太尉頂著樞密院,我們這邊要輕松許多。若是把郭太尉得罪狠了,情況會就比當初李、竇、向三人皆在秦州時,要嚴重得多。而且毫無必要!”
  韓岡話中的意思就是先把郭逵糊弄過去,等著半年後,看看事情會不會有轉機。郭逵的地位身份太高,跟他硬拼不是個好主意,能拖壹陣就是壹陣。
  而反過來說,也許這半年中,王、高二人的想法可能會發生轉變也說不定。韓岡希望由郭逵領軍,這樣才能保證有最大幾率奪取最後的勝利。
  “等到明年年初,也到了安撫回京詣闕的時候。”王韶在秦州已經快有三年,以他現在的職位,回京面聖是分內之事——邊臣壹任,總得要回京壹趟,“如果安撫屆時能推動朝廷在古渭設軍,給緣邊安撫司正式的治兵理民之權,郭太尉那時再想插手河湟戰局,難度就要大上許多。”
  高遵裕笑道:“要想讓古渭升軍,從建言、到批復,就是正好如玉昆妳方才所言,至少要等半年時間。”
  “接下去的半年,就算想開戰,也調不來錢糧,只能先歇上壹歇——鄜延那裏吃得太狠了。”韓岡說道。
  “因為韓子華還沒有死心。”王韶冷笑著,駐紮在京兆府附近的陜西禁軍並不放在他眼裏。“雖然梁乙埋搶先壹步修起了羅兀城,但延州那裏應該不會就此罷休。”
  與西夏爭奪橫山,是已經經由天子批準的國家級戰略。如今雖然計劃受阻,可王韶並不認為韓絳和種諤會輕而易舉地認輸,這也是高遵裕和韓岡等人的共識。
  又說了壹些公事上的話,辭過了王、高二人,韓岡便要回他的公廳。只是他跨出院門,卻見王舜臣就等在門外。
  見到韓岡,王舜臣便立刻喚道:“三哥!”
  韓岡腳步停了下來,問道:“怎麽,是來找我喝酒的?”
  “有壹半是。”王舜臣笑嘻嘻地答道。
  “另壹半什麽?”
  王舜臣從懷裏掏出壹封信,“這是十九哥托人帶來的信,跟著十七哥給俺的信壹起來的……”
  “十九、十七……”韓岡微微壹楞,旋即醒悟,笑著把信接過來:“原來是種彜叔的信啊。”
  ……
  延州。陜西宣撫司衙門。
  種建中擡頭望著天空。鉛色的雲翳遮蔽了天際,灰沈沈的,給了人壹股子千斤巨石壓著心口的感覺。
  雖然身處宣撫司的主院中,可擡頭只能看到壹方不大的天空,讓種建中都感到莫名的壓抑。另壹面,就在主院的另壹側,商討軍機要事的白虎節堂中,他的五叔正在跟韓絳壹起商議著最新的軍情。周圍來往的軍官再經過時,都是輕手輕腳,這種被壓迫著的氣氛也讓種建中覺得很不痛快。
  “彜叔……”身後有人叫著種建中的名字,種建中回頭定睛壹看,卻是他的老熟人折可適。
  種建中朝白虎節堂緊閉的大門努努嘴,“是來等令叔祖的嗎?”
  折可適點了點頭,也問道:“彜叔也是來等令叔的吧?”
  “是啊!……裏面正在商討該怎麽把無定河上的那根釘子給拔掉。不知什麽時候,才能討論出個結果來。”
  “肯定是要打的。但具體到什麽時候,動用多少人,都還聽說,這些都要打聽清楚。”折可適曾被郭逵稱為將種,論起軍中名聲,比種建中可要高出許多。
  折家是蕃人出身,在河東路的麟州、府州勢力廣大。種建中曾經聽折可適吹噓過,折家的譜系可以壹直追溯到北魏孝文帝,是帝王之後。折可適便是孝文帝的三十三世還是三十四世孫。
  雖然從魏孝文帝到此時,不過六百年不到的時間就傳了三十多帶,但拉虎皮做大旗的事,大唐李家做過,如今的趙官家也做過,折家所作所為也不出奇——不是每個人都有狄青那樣不認狄仁傑為祖的灑脫。
  折家世襲府州。從唐末到今日,已經兩百多年,論起家門淵源,折家足以傲視大宋國中的任何壹個將門世家,唯壹讓折家人覺得不痛快的,就是他們仍舊被視為蕃官。
  作為兩名微不足道的隨從,種建中、折可適他們還不夠資格進入白虎節堂中去討論軍情。現在兩人就在韓絳的主院中,更是要謹言慎行才對。
  種建中出手轉移話題,問道:“聽說折九妳今次在金湯城立了大功了?”
  “遠遠比不上彜叔妳上次提過的韓玉昆。”折可適搖著頭,“秦鳳的戰報妳也看了,韓玉昆在其中可是出了不少力。還有傳言說,連那個西夏來使,也是他親手斬殺的。”
  種建中驚訝道:“不是說是他手下的壹個蕃部族酋所為?”
  折可適則反問著:“自鐵壁相公後,妳見過這般不給黨項人面子的蕃部族長嗎?”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