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注册新用户 关闭

找回密码

手机用户推荐选择

下载杏吧APP 看片更便捷

蘇廚

二子從周

歷史軍事

大宋皇祐四年,壬辰。 西蜀王小波李順起義已經過去五十七年,盜販茶鹽的現象又重新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五百壹十五章 蓋棺論定

蘇廚 by 二子從周

2021-7-9 21:49

  “信裏有《哀荊公詩》曰:‘門前無爵罷張羅,元酒生芻亦不多。慟哭壹聲唯有弟,故時賓客合如何!’”
  “陸佃幼從荊公學,過江寧時,率諸生往吊,寫信給我,也痛說淒涼。”
  “太皇太後、陛下,王相公壹生毀譽參半,然蓋棺論定,雖嘗有所負於民,卻亦有大功於國。臣見二人書信,心裏非常難受。”
  “這也和朝廷追贈安石相公太傅,謚號為文的召命初意,大相違背。”
  “如今蔡確、邢恕、呂惠卿貶竄,章惇告哀守制,韓縝出外,以致群下惶惑。”
  “臣乞陛下命分司江寧諸官往吊荊公,稍加優禮,以示寬容。”
  “並遣使江南,再申新法乃有誤而非失,先帝與朝廷著意改良,斷不廢毀之意。”
  高滔滔沈吟壹陣,沒說新法好壞,開口先道:“這個陸佃,倒是個有風骨的。”
  蘇油說道:“陸佃幼從安石學,然青苗法起之初,卻也曾提醒王相公‘法非不良,但推行不能如初意,還為擾民’。”
  “其後相公不再用之於新法,而命修《新義》。”
  “安石父子在經筵,陸佃有‘潤色聖猷雙孔子,燮調元華兩周公’句,議者以為太過。”
  “修新義拘泥《字說》,亦為當時所譏。”
  “然其精通禮制,修禮甚當。曾經得到先帝贊譽,稱‘能言禮者,無過陸佃’。”
  “提舉《神宗實錄》編修官,處處維護安石相公,與同列範祖禹、黃庭堅爭辯。”
  “黃庭堅曰:‘如公所言,蓋佞史也’,陸佃抗聲:‘如魯直意,即是謗書’。”
  “當時曾上書陛下出先帝敕黃,以證其實,事後也證明陸佃非誤。此事陛下盡知。”
  “不論才術只論德義。相公逝後眾皆觀望,能為所當為,而無終項背者,唯張舜民、陸佃二人耳!”
  這是壹樁公案,修《神宗實錄》的時候,黃庭堅、範祖禹摘錄當時禦史的彈章,以禦史彈劾王安石曾作書“無使齊年知”“無使上知”給呂惠卿為由,認為王安石有罪,並以此罪,作為王安石二次去相的主因。
  當時陸佃以此為禦史“風聞”,不能當做史實,力爭不已,最後鬧到請求查閱神宗皇帝給中書下的“敕黃”,以證明事實。
  高滔滔命中書翻閱舊檔,沒有查到呂惠卿當時告發過這樣的內容,最終命編修官不錄此節。
  高滔滔對王安石其實是不怎麽感冒的,大宋變成現在這般繁榮,到底是誰的功勞,她心裏清楚得很。
  蘇油之前送趙煦硯臺巧贊呂公著,今日又力保王安石的地位不失,讓高滔滔也不禁生出“終究還是當年明潤”的感慨:“之前司馬相公也有進言,奈何朝中官員,如相公司徒這般高風亮節,不修人怨,行所當行的,實在是太少了。”
  “這事情我記下了,本該如妳們所議。”
  “對了,司徒這次回來,就是為了此事?”
  蘇油這才說道:“不全是,現在大學堂初步建起來了,有幾樣機械發明,堪稱國朝重器,臣想請陛下去看看。”
  “哦?是何等重器?”
  “物理學院第壹個重大課題,就是與軍器監聯合研發連機銃,如今已然試制成功,須臾之間,可發八彈,以威力計,以此武裝新軍,相當於壹人可當三人。”
  “臣給太皇太後與陛下道喜,從今之後,騎射之族於我農耕之族,再無威脅!我們再也無懼北朝了!”
  “當真?!”高滔滔又驚又喜,不由得從簾後站起身來:“司徒,此物成本幾何?”
  蘇油說道:“成本相比熙寧舊式,並沒有增加多少,不過機件卻復雜了很多,臣想請陛下去體驗壹下。”
  “另外,臣也乞太皇太後召軍機處蔡京、樞密使王韶,提舉詳論軍制。”
  “連機銃壹出,如何裝備,如何成軍,如何部署,都涉及到軍制巨大的改變。”
  簾內久久沒有說話,好壹陣後,人影才重新坐下:“司徒有何設想?”
  蘇油說道:“朝廷守內虛外,不當立改,有此新軍器,自然應該先在京畿禁軍中列裝。”
  “而京畿以外的軍隊,舊軍當全面汰裁編練,改為新軍,全部換裝熙寧神機銃。”
  “而河西、寧夏等蕃軍,則列裝鶴脛弩、騎刀。”
  “至於神臂弩、板甲之類,我朝武庫可以清汰,通過海運、陸運,售與我們願意扶持的外邦藩國。”
  “這是壹個大體系,如此壹來,離大宋最遠的外邦藩國,將得到自保的力量,更加親宋;邊陲蕃部,也將明顯提升武力,成為我朝拱衛。”
  “內地新軍,可以實施輪戊,錘煉軍力,貴精不貴多,也足以震懾邊蕃。”
  “新軍嚴重依賴後勤,朝廷也足以制之。”
  “大宋疆域,如今有很多新的情況,如日本宋城,新宋、東勝兩洲,各州置軍不過數百,而疆域千裏萬裏,土人皆數十數百萬,而利益更是高達每年數千萬貫。”
  “如何以數百之軍保大宋千萬之利,只能依靠犀利的軍器;而如何控制擁有這些軍器的遠土軍士,也是樞密和軍機處的重大課題。”
  “不過好在時日尚久,臣想請陛下先臨嵩陽,試軍器之利,再議軍制。”
  “準!”
  五月,詔戶部裁冗費,著為令。
  司馬光請立經明行修科,歲委升朝文武各舉所知壹人,以勉厲天下,使敦士行,以示不專取文學之意。
  戶部李常奏常平春秋斂散,以陳易新,及歲饑賑貸,主司應並依法推行。
  並請降貸常平錢谷,絲麥豐熟,隨夏稅先納所輸之半,願並納者,止出息壹分。
  皆從之。
  第壹道旨意其實對蘇油是非常有利的,因為司馬光列舉了十類應該舉薦的人才,擴大了理工人才的入仕途徑。
  壹曰行義純固可為師表科,
  二曰節操方正可備獻納科,
  三曰智勇過人可備將帥科,
  四曰公正聰明可備監司科,
  五曰經術精通可備講讀科,
  六曰學問該博可備顧問科,
  七曰文章典麗可備著述科,
  八曰善聽獄訟盡公得實科,
  九曰善治財賦公私俱便科,
  十曰練習法令能斷請讞科。
  其中,三、四、六、九,幾乎就是為理工人才量身定做的進身之階,其余六項大家對半分。
  有人提出異議,認為這種舉薦的人才的方法,會造成大量善於幹請專營的人進入仕途。
  司馬光想得很美好,他的解決辦法是讓這些人試用壹屆,然後視政績進退。
  蘇油上書表示反對,認為這只能作為朝廷壹時的舉措,試用也可以,但是之後壹定要明立制度,十科都必須設立考試,中格者方可試用,以絕幸進。
  高滔滔想了很久,最終還是同意了司馬光的這次請求,同時聲明下不為例,並且讓六部設立考試所,明年按照蘇油的意見,考試錄取。
  朝命壹下,蘇油幾乎瞬間被朝中大佬們的請托貼子所淹沒,都是為自家子弟謀取京師大學堂壹張學生證的,搞得蘇油壹個頭兩個大。
  這幫官僚的嗅覺,實在是太靈敏了!
  第二道旨意,是根據蘇油國家糧食儲備的設想提出的第壹步改進措施。
  常平倉不再僅僅作為調劑物價之用,同時也作為備災糧庫,在遇到地方災荒的時候,常平倉需要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這是很多生命的教訓買來的經驗,以往地方官員要動常平倉,需要經過提舉常平倉使的同意,而提舉常平倉使的職責,卻又並不包含救災,因此如果輕動糧倉,必然會被朝廷降責。
  這是制度造成的不合理,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常平倉使開倉放糧,之後因無法恢復儲備,被禦史彈劾,然後丟官去職的事情。
  很多為國愛民的名臣如範純仁、蘇軾,都差點因此背處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