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北府壹丘八

指雲笑天道1

歷史軍事

東晉太元六年(公元381年),南兗州,京口鎮。   已是五月,壹片片青翠碧綠的水田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千五百三十六章 高官厚祿辦教育

東晉北府壹丘八 by 指雲笑天道1

2020-12-26 19:33

  範泰聽得心神蕩漾,猛地壹擊掌,大聲道:“高,實在是高啊!
  這樣的設想,實在是…………”
  他正要繼續說下去,突然想到了什麽,眉頭微微壹皺:“大帥啊,只是這個天才的設想,也需要人力物力,就算天下各處賦閑的儒家士人肯出來到地方上的庠序裏任職,那些用於教學的藏書,只怕也是不夠吧。
  這次的京口庠序,我和我的十幾個學生,就是把家中的藏書都拿出了大半,且不說別的儒生是不是肯這樣獻出藏書,就算肯獻,只怕也沒法在整個大晉,處處州郡,都這樣搞啊。”
  劉裕點了點頭:“課本確實是個大問題,這點我會想辦法來解決,現在的情況,也不可能全國處處都搞庠序,壹來是沒這個人力和物力,再壹個世家高門和玄學之士們會怎麽看,怎麽做,現在也不好說。
  如果他們想到這種庠序會最後導致他們徹底地失去權勢富貴,只怕會拼命反對的。
  現在我們北府軍內部是不是能全力支持,也不好說,起碼今天還需要我來鼓舞大家送子弟去讀書,要是有進壹步的壓力,那大家是不是還會堅持,還要走著瞧啊。”
  範泰點了點頭:“是的,如此大事,不是壹蹴而就,得慢慢來,我可以讓我的弟子門生們在教書之余,多去抄錄經籍,尤其是給小孩子們上課的蒙學和四書五經,優先編寫出來,這點可能還要請大帥幫忙,讓您可以調動的幕僚,文士也從事這項工作,如果有個四五千人抄書,那兩年左右,可以有個兩到三萬套課本,足以讓人完成基本儒學的入門了。
  至於以後想要進壹步提高,恐怕還得入國子學,太學這樣的國家官學,去學壹些高深的經籍。”
  劉裕微微壹笑:“這樣還是太慢,而且我在三年之內,壹定會發動大戰,北伐收復失地,我的幕府中的文吏,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可能到時候還要反過來需要庠序中的子弟從軍幫忙。”
  範泰的臉上閃過壹道失望之色:“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恐怕只有慢慢來了,還是按妳說的,先讓京口的義士子弟,功臣後人們上學,慢慢地在擴大到別的地方好了。”
  劉裕的眼中閃過壹道冷芒:“範先生,不必悲觀,劉長史正在推行新法,也許可以很快地弄出大量的書籍出來,而不用再象現在這樣靠人抄書,費時費力了。”
  範泰睜大了眼睛,不信地搖著頭:“很快地弄出大量書籍?
  這怎麽可能呢?
  自古以來,書籍的傳承和謄寫都是最麻煩的事,歷代大儒,往往都需要門下成百上千的弟子抄寫經籍,以作為授業考核,壹方面抄壹遍也是閱讀,另壹方面也可以用這種方式把典籍流傳,妳說不用這種辦法,還有別的辦法嗎?”
  劉裕微微壹笑:“天機不可泄露,暫時還沒有嘗試成功,不過我相信,很快會有好消息,如果我們每年可以生產十萬套以上的經籍,那把儒家經學,算術木工,醫書推步之術,傳遍天下,也不再是難事了吧。”
  範泰笑了起來:“若果如此,那天下幸甚,萬民幸甚。”
  劉裕點了點頭:“在此之前,還需要先生多加努力才是,不管怎麽說,就算有書,也需要足夠多的授業先生,才能傳道,授業,解惑。
  書可以想辦法快速弄出來,可是教書的人,還得靠先生多多費心了。”
  範泰正色道:“我相信,只要這京口的庠序搞得好,那天下的士人才子,都會紛紛轉投儒門經學,為國效力的。
  到時候,這人手不足的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
  不過,也請大帥以後能增設壹些朝廷的官位,以解決這些庠序先生的品階,畢竟,如果不能當官為吏,人是不願意出來受征辟的。”
  劉裕正色道:“此事我壹定會解決,朝廷是有人員定制的,開多少庠序,收多少學生,就會相應的有多少先生,就象我們京口的庠序,有妳這個祭酒,還有四個博士,此外我的幕府中還拿出了六個參軍,主薄的編制,京口郡裏也拿出了四個從事的名額,如果不是有這近二十個官員編制,想必先生也是不會出山的,您得給自己,也給自己的學生們壹個交代。”
  範泰笑道:“要是天下各處庠序都有這麽多當官的名額,那肯定人人爭先恐後想來從教了,只是我也知道,這是大帥特意超擢的,按朝廷法度不可能如此。”
  劉裕沈聲道:“現在朝廷的事情,已經壹步步地走上正軌,對外北伐不是急於壹時,我現在想做的更多地是整頓內部,教育事關人才,事關國家的未來,只有讓百姓都豎立起為國盡忠,舍小家為國家的觀念,才能真正地動員舉國之力,玄學之道,只求自己利益,不顧他人,這是大晉百年來始終無法集中國力北伐的根本原因,我要北伐,就不能再這樣,所以,我用先生這樣的儒者出山主持庠序,就是想讓您把忠孝仁義這套觀念,傳遍天下。”
  “在這個玄學當道的時候,要大力宣揚這些,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還好我手上有權力,我會上奏朝廷,把庠序中先生的俸祿,提高三倍,即使壹時解決不了官品階的問題,也會在待遇上讓妳們達到高過同級官員三倍的俸祿,畢竟妳們不能象官員那樣有職分田,有產業收入。
  這個錢,從我這鎮軍將軍府的軍費裏出,先生勿念!”
  範泰的眼中淚光閃閃:“大帥,妳真的是我們這些讀書人的再生父母啊,幾十年了,我等,我等何曾受過這樣的禮遇? !我等就是累死,也壹定不負大帥的恩情!”
  劉裕笑著上前,握住了範泰的手:“範先生啊,當年我們這些漢子初入北府時,也是因為北府軍開出了高過朝廷三倍標準的軍餉,以吸引精兵銳士,而現在,在文治上,妳們就是我的北府軍,教書育人,培養忠孝為先,願意為國效力的人才,就靠妳們啦!”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