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錦衣還鄉
馬踏天下 by 槍手1號
2018-7-9 17:58
“虛者實之,實者虛者,溫廣達給我們上了壹課。”清風緩緩地道:“他猜到了我們的意圖,特意留下來,只不過是為了掩護真正的天啟悄然過二龍山,他唯壹沒有想到的是,我們會在這家客棧裏布置了這麽多厲害武器,讓他的手下損失慘重。”講到這裏,清風微微展顏,“也算沒有白辛苦壹趟。”
想比清風很快調整好心態,鐘子期的心情就更加惡劣了,這壹次他判斷出清風是真心想要合作,而這也的確是擺在面前的壹個大好機會,本來以為大功告成,那麽太大的損失也是可以承受的,但眼下,他卻肉疼得很,這壹役,將他在興州附近的精銳幾乎壹掃而空。而這些人的死亡還不是終點,他相信,無論是天啟,還是溫廣達,都可以很清楚地判斷出這些刺客的來歷,特別是溫廣達還叫出了周玉的名字,逃出生天的天啟對寧王壹定是恨到了骨頭裏,接下來的南北戰役,可以想象天啟將會以壹種什麽姿態來出戰。
清風有理由很快從打擊中恢復過來,這壹次,她除了付出壹些器械之外,根本沒有損失什麽,而憑壹些器械是很難從大面上證實定州也參於了這壹次襲擊的,那怕對方心知肚明,也不能將其拿到桌面上來談。
有些意興闌珊地站起來,抱拳向清風壹揖,“清風司長,就此別過,我要回寧州了。”
清風知道對方的心情不好,“鐘先生,勝敗乃兵家常事,對於我們而言,失敗更是家常便飯,我們還有機會,期待下壹次能有更好的合作。”
鐘子期苦笑著點點頭,這樣的合作再來幾次,自己的壹點老底子就會被掏光了。“希望還有機會壹齊並肩作戰,告辭了!”帶著許思宇,周玉兩人轉身出去,消失在夜色中。
送走鐘子期,清風緩緩地坐下來,閉目沈思了壹會兒,“通知李文,撤退吧,我們回翼州,這個時候,想必將軍已到了翼州了。”
李清這個時間的確已到了翼州,在全州耽擱了近壹個月,直到全州事務上了正軌,龍嘯天也正式就任全州知州後,李清率領著王啟年的啟年師踏足金州,與父親李牧之會師之後,王啟年的啟年師就地駐紮,而李清則率領著三千親衛向翼州進發。
快十年了,李清終於踏足自己出生的地方。
離城十裏,李清愕然地發現,前方已經出現了歡迎的人群,紮就的彩門兩邊站了數百人,鑼鼓喧天,而打頭壹人,赫然是二伯李退之。
李清吃驚之余,翻身下馬,不管他現在地位如何,李退之畢竟是他的二叔,他可不能就這樣大搖大擺地騎著馬便奔過去,他壹下馬,身後的唐虎和鐵豹二人也跳下馬來,李牧之也緊跟著下了馬,心裏卻有些詫異,李清雖然是衣錦還鄉,但他在李氏宗族之中,還是壹個小輩,怎麽能勞動二哥出城十裏來迎。
“二伯,這可折煞我了!”李清長揖至地。
李退之哈哈大笑,伸手挽起李清,“這是妳當得的,李家有些驕兒,足慰列祖列宗,清風,妳還不知道吧,妳大伯現在可就在五裏之外迎妳,嗯,進城之時,還有讓妳更大的驚喜。”
“什麽,大伯在五裏之外?”李清吃驚地道。父親這壹輩,親兄弟三人,也只有這壹個大伯沒有見過了,大伯這些年基本上獨鎮翼州,將翼州打理的也是井井有條,在大楚也算是赫赫有名之輩了。
李退之與李清打過招呼,這才回頭看著李牧之,“老三,辛苦了!”李牧之心裏微微有些不是滋味,如此盛大的歡迎儀式,如此隆重的形式,卻主要是為了自己的兒子,而且還是以前很不受自己待見的壹個兒子,這心裏可就五味雜陳了。
“清兒壹個小輩,怎麽能勞動大哥二哥如此相迎,這不是折清風的壽嗎?”李牧之語氣之中帶著壹些責怪的意味。
李退之微微壹笑,“這都是老爺子安排的。這段時間妳不在翼州,老爺子與我和大哥說了很多,嗯,回去之後,我們再詳談,走吧,可不能讓大哥等久了!”
眾人上馬,行不到五裏,果然便遇到了李思之率領著另壹幫人站在路邊,李清只得又壹次滾鞍下馬,向大伯見禮。
李思之,安國公李懷遠長子,壹直以來,公認的李氏下壹代接班人,身材高大,李清看他身材,只怕最低也有壹米八,魁武之極,壹張國字臉上,兩道濃眉之下雙眼炯炯有神,負著雙手,站在人群中,當真有鶴立雞群之效。
搶前幾步,李清再壹次大禮參拜,“清風見過大伯!”
李思之雙手伸出,將正要下拜的李清扶住,兩手孔武有力,壹扶之下,李清便再也無法拜下去,略微掙了壹下,對方兩只手卻如同鐵鉗,穩穩地扶住他,讓他根本掙紮不得,只得借勢站了起來,心道這大伯好大的力氣。
“大伯勇武,清風佩服之極!”李清直起身子,由衷地贊了壹句。
李思之呵呵壹笑,“李氏壹門,大都是武將,只是出了老二這個異數,居然做了文官,而且這異數還遺傳了下去,看看咱們李氏下壹代,李錚,李清,李鋒,都是馬上將軍,而李峻倒讀了壹肚子詩書,哈哈哈!”
李牧之絲毫不在意大哥的打趣,搖頭晃腦地道:“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誌,六經勤向窗前讀。這其中滋味,妳們這些赳赳武夫如何能理會得?”
壹席話說得李思之李牧之李清都笑了起來,“這等蒙人的話妳也信,要是妳是這樣的書呆子,早被老爺子打出門去了,亂世之中,人命如狗,百無壹用是書生也。”
李清笑道:“二伯這話雖說不全對,但也不無道理,馬上可以打天下,卻不能治天下,承平之時,的確要多讀書,讀書方能明理,明治,養氣,冶情。即便亂世之間,讀書之人亦可運籌帷幄之間,決勝千裏之外,比起我等赳赳武夫,的確要更勝壹籌。”
聽到李清的話,李思之得意洋洋,“怎麽樣,連清兒也如此說,大哥,妳還不服氣麽?他可是文武雙全。”
李清回身笑道:“二伯謬贊了,清兒那當得起文武雙全四字?”
李思之認真地道:“妳還別謙虛,就妳那壹筆字,不知要羞煞多少當世所謂的書法大家了,只是妳的字不流傳在外,世人不知罷了。”
李思之有些驚疑不定,李清幼年便離家出走,便是在家時,也沒有受過什麽正兒八經的教育,怎麽可能如二弟所說那般,聽二弟的口氣,李清的書法竟然自成壹家,李思之卻還沒有見過李清的筆跡。“清兒,妳自幼便在外,卻是何時讀得書,習得字?”李思之只管驚奇發問,卻不知這下可將李牧之逼到了墻角裏,臉色有些陰沈地低下頭。
李清淡淡壹笑,“也沒什麽,逮著什麽書看什麽書,沒事時便拿著樹枝在地上劃劃,心有所持罷了。”
“好壹個心有所持!”李退之大聲贊道,“清風有如今成就,可不就是這個心有所持嗎?”忽地看到老三的臉色不好,這才反應過來,自己和老大這壹唱壹和,可讓三弟的面子上不太好看,怎麽說李清也是他的兒子啊。當下岔開話題,“我們走吧,可別讓老爺子等久了。”
李牧之趕緊道:“是啊是啊,老爺子年紀大了,咱可不能讓老爺子久等。”
李思之微笑,“今日倒也無妨,老爺子可是破天慌地到了翼州城門口迎接咱們李氏的大功臣,鎮西候李清李候爺!”
李清大吃壹驚,“這怎麽擋得起?大伯,妳怎麽沒有攔著老爺子?”
李思之擺擺手,“老爺子的脾氣,妳們不是不清楚,他決定了的事情,便是九頭牛也拉不回來,何況是我們?”
“那咱們趕緊走吧,這日頭卻是有些辣味了,可不敢讓老爺了久等!”李清著急忙慌地道。跨上戰馬,心裏卻是感慨萬千,曾幾何時,自己離開李氏那高門大院之時,默默無聞,只怕連壹些有地位的家仆也不曾拿正眼看過自己,而安國公竟然是在二十年後才知道還有自己這個孫子,再看現在,自己回家,儀式如此隆重,便連自己也是想不到,真不知是該受寵如驚還是該感嘆世事炎涼。
李思之看著李清,心中也是百感交集,曾幾何時,自己壹直以為李錚是李氏下壹代之中當仁不讓的第壹人,但李清的出現,卻讓李錚黯然失色,不,不僅是讓李錚,他讓李氏所有人都黯然失色。瞄瞄李牧之,眼裏滿是嫉妒,這個老三,當真是命好如斯,壹個放任自流的兒子,居然能做出如此的事業。
李思之在嫉妒李牧之,殊不知李牧之此時心中卻是酸甜苦辣,五味雜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