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吹牛者

歷史軍事

這個故事裏的主人公,或者叫主人公之壹,叫蕭子山。 蕭子山生在70年代的末期,是個普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九十四節印刷作坊

臨高啟明 by 吹牛者

2019-5-15 16:17

  “我見妳註甲陳設不俗,特意進來看看。…周洞天說得壹口怪裏怪氣的廣東官話,幸好本時空的官話和南京話差距不大,掌櫃的說得慢還是能聽明白的。
  這裏的環境的確不錯,這所潘建元書坊在鋪面房和後院門之間,有壹個小小的院落,石子鋪設的小徑旁種著若幹修竹,地上擺設著各種盆huā,春天的陽光下壹派姹紫嫣紅的景象。
  墻壁的空白處,懸掛著青藍斑駁的寶劍,下面是壹張放著琴磚的紫檀木幾案,放著壹張古琴。壹只萬歷年仿宣德爐中裊裊的冒著青煙,壹股芬芳馥郁的香氣淡淡的飄散在空中。
  “老爺謬贊了。”掌櫃的陪著笑臉“看老爺的樣子,應是身有科名吧。”
  科名當然是沒有的,周洞天不是外派情報員,不需要特意搞個科名。不過古代沒有全國聯網的學歷查詢系統,廣東又在千裏之外,編造壹個假身份假學歷不難。周洞天不敢胡吹自己是舉人舉人每個省的數量還是有限的,南京又是留都,全國各省人士都有,亂吹牛保不定會給戳穿,到時候不是掉面子的事情。
  所以他自稱是秀才秀才比舉人多得多,而且裏面huā樣也不少。
  “喔,喔,看老爺春風滿面,鄉試壹定聯捷。預賀,預賀!”
  “謝謝。“場中莫論文”看運氣罷了。”
  “周老爺即來金陵遊學,某非是要選幾本新科的闈墨?”書店掌櫃揣摩著推薦道“小老這裏有幾部芑山先生手批編選的闈墨,都是huā團錦簇的好文字……”
  芑山先生就是張自烈。舊時空知道此人者不多。周洞天卻知道:他在印刷所的時候用現代印刷設備印刷了壹些圖書,其中有《康熙字典》。而《康熙字典》的藍本之壹《正字通》正是這位芑山先生的作品。
  周洞天知道張自烈當時是南京國子監監生,並未中過進士。看書店掌櫃的口氣,顯然這位芑山先生對八股文的造詣很高,以至於他負責編撰的闈墨成了壹種號召。
  他揮了揮手:“不用了。妳這裏可有壹些新奇有趣的的好書?”
  “怎麽沒有?”掌櫃看周洞天和梅林的樣子,大約是廣東的富商子弟,身上有個功名,大約是早就在科場上打通了關節。這樣的人看書首先要新奇,他想了想,從書架子取了部新書來“這部書,不知周老爺看過沒有?是泰西人的作品。”
  周洞天壹看,原來是徐光啟翻澤的《幾何原本》。這部書應該是在1腳年就出版了。現在這南京還能買得到,看來書的銷路不怎麽好〖中〗國古代的數學在代數上造詣很深,幾何學就相對落後了,這麽壹本充滿了全新概念和名詞的書籍除了極少數對此有興趣的人之外,恐怕是很少人願意問津。
  “這部書實在是新奇。乃是禮部尚書徐上海所編,據聞是泰西人的原著,徐尚書親自翻澤的。只是看得明白的人少。”
  周洞天翻開看了看,書籍印刷很是精致,有的章節還有配圖,看到上面的不時提到“直角”、“鈍角”、“相似三角形”
  周洞天恍然又回到了初中時代。原來這些術語在當時就有了!
  他不知道這些幾何術語,包括幾何這個詞都是由徐光啟的翻繹的。
  掌櫃的見他饒有興趣,趕緊又取來其他基本書籍,壹壹堆放在書桌上,周洞天看了看,其中多數是徐光啟的作品也有翻澤的傳教士們的作品:有《甘薯疏》、《農遺雜疏》、《農書草稿》、《泰西水法》、
  《渾蓋通憲圖說》等好些種。種類頗為繁雜,其中既有農學書籍如徐光啟的幾部著作:又有數學書籍:《同文算指》、《測量法義》:還有天文學和水利學著作,最後還有利瑪竇著的《交友論》這樣的格言集。
  周洞矢壹壹翻看了壹番,他其實對書籍的內容並不感興趣,這些書籍在技術上不會比大圖書館的高明,他看得是書籍的裝訂和印刷。
  古書的特點是文字都很大,這些書籍的字體大小,如果按照現代標準起碼也是壹號字。這個問題周洞天壹直考慮過,為什麽古代印刷的書籍要用如此之大的字體?有人說這是印刷技術的問題,也有人說是因為古代照明不佳,必須采用較大的字體以便於閱讀。
  周洞天壹時也無暇細看內容,便關照蔡益邦全部買下來,滿載而歸。付款的時候他發現書籍的價格相當的昂貴。按照當時的物價水平,普通人很難買得起。窮人就算想買全四書五經都不是件輕松的事。本時空的讀書人能夠享有種種特權就不足為奇了要得到壹個功名需要投入的金錢和時間註定了知識的被壟斷性。
  書坊的老板做成了壹筆不錯的買賣,樂得喜笑顏開。周洞天乘勢提出,想看看刻板印書的作坊。
  “作坊裏都是黑墨,恐怕汙了兩位相麽的衣衫……”掌櫃的對這個要求有點意外,到他這裏買書的士子不少,性格也是五huā八門的,但是從來就沒有人對印書的作坊感過興趣。
  “無礙,這二位都是好書之人,對書是如何印出來得,極是好奇。
  還請掌櫃的通融壹二。”蔡益邦也幫著說話。
  掌櫃的尋思片刻,作坊裏倒也沒有見不得的人東鼻,再者雕版印書這碼事沒什麽可以保密的“秘技”只要找幾個雕版、印刷和裝幀的師傅就什麽都知道了。這兩個老爺好奇想看看也沒多大關系。
  劣,那就由小老引路了。”掌櫃的站起身來,關照了夥計幾句。
  當即引著他們往後院而去。
  壹行人穿過後院門,走過夾道,迎面是壹堵久經風雨錄蝕的風火墻,門樓矗立,飛檐翹角。此處就是印刷的作坊。房屋的形式以青磚、白墻、黑瓦為主。
  推門入內,便是壹個很大的院子,鋪著青石板。平面呈顯回字形,中軸對稱,以正廳為主體。上、中、下三廳相連,廳兩側有壹至三排廂房。作為工人們的宿舍和車間。院子中有積蓄雨水的池塘,還有用成排的架子鋪設好得曬坪。
  周洞天註意到這裏的廳堂架空很高,而且院落與院落之間都有很高的風火墻。印刷書籍要使用儲存大量的木材、紙張和書籍,這些全都是易燃燒之物,院子中的蓄水池和隔離各院的風火墻起得就是防火的作用。
  廳堂裏、廂房裏都有人在忙碌,院子裏不時還有人搬運著材料在走動。有房子裏有人正在根據選定的藍本譽寫書樣。選擇好得底本是刻印出壹本好書的第壹步。籃本除了搜羅來得作者書稿之外,就是選用過去的善本壹壹古代沒有版權的概念,不管今人古人的作品,只要書坊老板覺得合適,就可以拿來刊刻。
  因為好得底本至關重要,所以書坊的老板往往自己就是有眼力的版本學家,善於從舊書店故紙堆裏搜尋到有用的底本。有的書坊老板則結交有名的藏書家,以取得他們私藏的各種善本和少見的書籍。在南京、蘇州和杭州還有壹批集文人、藏書家於壹身的所謂刻書家,他們多半是飽學之士,自身又是有財有勢的縉紳:如曾經刊刻出版了《本草綱目》的南京藏書家胡應龍。
  潘建元書坊的謄抄人員總有十幾號人,和周洞天想象的相反,他們全是真正的“抄書匠”雖然識得字,能寫壹筆漂亮的楷書還能寫反體字,卻沒什麽文化。做得完全是機械式的工作。因而在壹般的圖書中錯字、脫字、別字,乃至文理不通的狀況常常出現。所以書坊老板也得雇傭不過壹般是用“延請”這個詞壹幾個文士充當編撰、校訂。壹些不怎麽講究的書坊就會省下這筆費用。
  正廳裏,刻字工人們正在伏案勞作。
  壹塊塊按照尺寸開好的空白書板被堆放在廊檐下等候使用。雕刻好得書板則堆放在另外壹面。廊檐下各種書板堆積如山。掌櫃的說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棗木。果樹木質地堅硬紋理細膩,價格又不貴,是刻書板的最佳材料。災梨禍棗這個成語正是出自於此。
  刻板工人們把謄寫工人書寫好得“寫樣”貼在書板上,然後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將木板上的反體字墨跡刻成凸起的陽文,同時將木版上其余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下去。板面所刻出的字要凸出版面壹到二毫米。
  刻好的書板被送到院子中,散工們挑來壹桶壹桶的熱水沖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墨痕。刻板過程就完成了。
  壹頁書就是壹塊板。壹部書如果有三百頁,就得有三百塊書板。
  huā費的人力物力不可計數。因而不知道市場前景的書稿除非是私人自己出資刊刻,否則很難得到出版。書籍的稀少、昂貴也就不足為奇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