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李象跟李恬
初唐:開局告訴李二我是穿越者 by 擺爛11
2024-6-23 09:53
只能說……
眾女都或多或少地老了。
或許也正是由於這樣,所以她們才覺得,不管李重怎麽做,都無所謂了。
只要李重不是來認真的即可。
咳!
這個認真,大概就是她們的底線了。
李重倒是沒有在意那麽多。
依舊是遊走在她們之間,占占這個的便宜,占占那個的便宜。
時不時還給正在做事的她們搗搗亂,就跟個沒長大的壹樣。
元亨十四年。
今年,李承乾也有五十六了。
雖說考慮繼承人的事情還早吧。
但是……
這李象此時確實不能再到處亂跑了。
而是老老實實,按部就班地上朝,在東宮學習怎麽治國。
這治國該怎麽治。
說實話。
李承乾也很難去告訴他。
便只能是找了幾個中書省,門下省的官員,去輔佐對方。
然後……
再把壹些不怎麽重要的事交給李象去做。
這可把李象給愁的。
畢竟……
在此之前,他可自由得很。
現在,李象反倒是有點懷念自己在安西都護府的日子了。
主要是那邊的話,最重的任務就是種地。
其次……
就是看看誰想要反叛。
這治國……
說實話,挺無聊的。
李恬也這麽覺得,如果是換做是以前,那他們肯定去騎馬打獵去了。
現在的話。
就是被壹群人給盯著。
給他們說,這裏應該怎麽做,那裏應該怎麽做。
王勃跟楊炯這兩人,此時也被收入了東宮。
當聽到兩人提議,去喝酒,甚至是參加賭博什麽的,妳還別說,李象跟李恬有那麽壹瞬間,還真想去。
只是……
很快,他們便回想起李重曾經對王勃這些人的評價。
旋即,李象便怒斥了兩人壹番,他身為太子,將來可是要成為陛下的人,妳倆身為東宮的屬官,竟然教堂堂太子做這樣的事?
壹看妳們就不是什麽好人!
王勃跟楊炯兩人被李象這麽壹訓斥,也是當即被嚇傻。
不過妳還真別說,李象兩人是真的想去,問題是……
算了。
他們不是那種喜歡低級趣味的人。
李象也問了問李恬,說他家是不是多了五個倭國妙齡少女。
李恬便道,應該是,為什麽說是應該呢,因為他阿耶專門把這些人放在壹個別院裏,他們想見也見不到。
李象倒是很好奇,這倭國少女都長什麽樣?
竟然能讓李恬阿耶,也動了心。
“妳說,那倭國少女漂亮嗎?”
李象問李恬道。
“我咋知道!”
李恬也是回道。
“我聽說妳阿耶壹般是不漂亮的不要。”
李象道。
“這個……我也不知道,雖說我是他兒子。”
李恬便道。
“妳是怎麽當人家兒子的。”
李象便道。
李恬也回答道:“妳不也還是他的弟子呢,妳不也不清楚。”
“妳說,妳能不能讓妳那幾個兄長,也給妳找幾個倭國妙齡少女?”
“我看是妳想要吧!我勸妳還是要有點逼數,妳就不怕妳東宮的那幾個打起來?”
聽到李恬這話,李象也是不得不嘆了壹口氣。
“所以說……還是跟男人玩好玩,這女人,煩人得很。妳阿耶是怎麽做到,妳們家裏能夠那麽和諧的?我覺得,就屬妳家最沒有那些糟心的事了!”
李恬也是點了點頭,不得不承認對方的話說得有理,道:“這個確實!不過……我也不知道這是為什麽。”
“唉……妳阿耶就沒有教過妳嗎?”
“哪有那麽多的時間。”
“話說,妳阿耶最近都在忙什麽?”
“種地,煉丹。應該是這兩樣吧!”
“妳阿耶也要學人煉長生不老藥麽?”
“這個……我哪知道。”
“妳這兒子當的!”
李象用鄙視的目光看著李恬。
李恬也是道:“說得妳很好壹樣。那妳知道陛下什麽?”
李象想了想,這才道:“我父皇,他好像沒什麽特別的,就是特別喜歡手裏拿著書,然後,跟母後很恩愛。我起碼比妳懂好吧!”
“那是因為陛下簡單,我阿耶復雜。”
兩人吐槽完各自的阿耶,只能說……
這留在洛陽的日子,是真的無聊。
……
可能是因為李承乾就李象壹個獨生子吧。
因此……
李象壹點都不需要擔心自己的皇位的問題。
這就好比是朱厚照,該怎麽耍,就怎麽耍。
當然了!
比起朱厚照來,他肯定是沒有那麽地頑劣。
像是看鬥雞這種,他是完全不碰的,而且覺得沒什麽意義。
不過不可否認,這肯定也有裴行儉等人的功勞。
沒事做……
兩人只好拿出筆墨,練練字,修身養性。
因為裴行儉平常在安西都護府沒事就是這麽做的。
而且……
這裴行儉的字,確實也可以。
應該說,比之虞世南這些大書法家,也差不到那裏去。
當兩人還在東宮無聊地拿練字當消遣的時候,此時外界的大唐,也是日新月異。
如果說以前的洛陽都算是繁榮發達了,那麽現在,則是變得更加地繁榮發達。
商品經濟得到了快速地發展。
還有……
大量的人員開始湧入洛陽,而且,他們所攜帶的貨物,也是天南地北。不單單有來自大唐的,甚至還有來自遼東跟交趾的。
比如說,今年有大量的香料,就從天竺運到了交趾,然後再從交趾,運到了洛陽。
不過即便這香料的數量很多。
但是……
這降價是不可能降價的。
至少,在短期內,都不可能降價。
主要是李泰把這個香料的交易,幾乎都壟斷了。
也就從長安這邊過來的香料,能夠對沖壹下,但是從長安這邊過來的明顯成本更高。
這反倒是會被李泰這邊從海上運過來的在價格上給打壓住。
好在李重實行了信用貨幣體制,否則,這估計都不知道要有多少銅錢,要流向海外。
現在的話……
李泰就只能是交換壹些絲綢,還有瓷器回去。
而大唐這邊的商人,在得到了胡椒以後,也是趕緊去找能買的人賣出去。
只有把胡椒都換成了錢,如此壹來,他們手上才能說是賺到了錢。
不然……
這胡椒說實話,誰沒事天天吃。
李重預計的話,三五年之內,如果李泰再繼續持續性地輸入胡椒的話,大概,胡椒的價格肯定會大跳水。
不過……
不如說這是好事,甚至,假若是平民都能消費得起,那才是李重最喜歡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