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榮譽與忠誠

歷史軍事

“逃啊!!!”
數千之眾鼠攛狼奔,誰都顧不上誰。
他們是什麽人?在很久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861章 細思極恐

席卷天下 by 榮譽與忠誠

2019-4-3 18:28

  艦隊壹路過來雖然沒有大的風險,可是依然是狀況不斷,幾乎壹路上都是在遺棄受損船只,人員方面也是壹再折損。
  死掉最多的是那些奴隸,許多的奴隸根本沒有出海的經歷,身子骨本來就弱,再加上顛簸產生的不適應,還有營養跟不上,壹命嗚呼是必然的事情。
  盡管是有合理的出海配套,漢人其實也是出現了病逝的情況,只是在數量上非常少。
  所謂的出海配套就是對營養的必要補充,尤其是壹些維生素上面的補充。這些東西對漢人來說是配套,卻只提供給羅馬和波斯薩珊的貴族階層,往下就是想都別想了。
  在提供給羅馬和波斯薩珊的時候,不會是直接地拿出豆芽、橘子之類的完整實物,其實是經過磨粉加工。還會在味覺方面做手腳,總之就是不讓他們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麽。
  死人最多的是抓來的黑人奴隸,那是壹群本來就嚴重營養不良的群體,有生以來第壹次出海就是遠航,他們在船上待的位置也是太差了壹些。
  羅馬人也死了不少,驚得那幫貴族心驚膽顫,後面卻是疑惑自己怎麽沒那些毛病。
  “食物。”尤利安極度篤定地說:“壹定是食物上面的區別!”
  世界上有聰明人也有蠢貨,聰明人就在於能夠從不明顯的細節觀察出不尋常,蠢貨則是線索都明明白白地擺在面前依然不知道。
  “我們能夠隨意喝酒,那些人並不能。”尤利安只是察覺壹些明顯的端倪,難以猜測到全部:“賽裏斯人準備的酒有許多種類,賽裏斯傳統的五谷釀造,還有水果釀造。另外,我們能夠吃到陸地上的肉類!肉類很新鮮,賽裏斯人有著我們需要理解的儲藏手段。”
  大體上是猜對了,就是關於人體需要多種維生素的補充才能保持健康,卻是沒有猜到核心。
  遠航也的確是會儲備大量的酒而不是清水,並不是說就不需要儲藏清水,是因為清水哪怕再妥善的保存也會出現狀況,水酒則是不會在儲藏時發生問題。遠航時,喝酒的時候遠要多於喝清水,以至於經常遠航的人通常會成為酒鬼。
  “在食譜之上……”海倫娜有些失落又感到興奮:“賽裏斯人的食譜比我們豐富多了。”
  上了船之後,盡管條件與在陸地時無法相比,可是羅馬貴族真的感到了極度的驚喜,他們品嘗了來自漢人烹飪的食物,種類之多超乎想象,口味之豐富也感到瞠目結舌。
  他們卻是不知道壹點,要是沒有劉彥“發明”出炒菜的方式,解鎖了多種佐料的利用,引進了香料在食材上的應用,其實漢人之前對食物的處理也就是燒烤或是清水煮,新奇壹些的就是生吃(膾),與大多數民族的烹飪手法基本是沒有太大的區別。
  同樣是用燒烤的手法來處理,加上了香料之後就是兩種不同的食物,同時有沒有加上辣椒又會成為不同的分界線。對於很多人來說,吃燒烤加不加辣,是鹹甜豆腐腦之爭之外,壹場誰是異端的戰爭。
  最讓羅馬人和波斯人喜愛的是炒菜和各種燉,有了香料的加持之後,就是青草也能烹飪出十足的香味,辣椒炒瘦肉這壹道菜盡管簡單,可是它屬於久經考驗,壹直是存在於餐桌之上。
  關於香料,羅馬人和波斯人已經有足夠的了解,他們之前能夠從阿三那邊購買到香料,只是種類上遠遠少於漢人所提供的品種。
  漢國使節團到波斯薩珊和羅馬都有拿香料作為禮物送出去壹些,更多的香料則是拿出來賣。
  目前並不是只有漢人掌握了香料,世界上的三大香料原產地是南洋、印度和南美。
  羅馬人和波斯人連南洋在哪都不知道,絕無可能得到來自南洋的香料。
  世界島的任何壹個國家和民族,沒有任何人踏足南美大陸,那還是壹個“與世隔絕”的處女地。
  大多數國家能夠獲得香料是來自印度,像是笈多王朝會富得流油,就是他們向許許多多的國家提供香料商品,其中茴香類和孜然類加起來就多達二十多種,又有其它相對較少的種類。
  香料首次出現在諸夏是在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回國之後,不但拿出了收集而來的各種蔬菜種子,其中就包括幾種香料。那些香料並不是西域本地的特產,實際上西域人之所以會有香料就是得自巴克特裏亞-希臘王國(第壹代大夏),而巴克特裏亞-希臘的香料是來自於阿三的貿易。
  笈多王朝將香料的價格定得奇高無比,是作為奢侈品中的奢侈品在賣,壹斤香料起碼是賣出十斤黃金的價格。
  印度大陸是有本土的香料品種,例如調制咖喱必不可缺的姜黃,絕大多數的香料則是移植自南洋各群島。
  羅馬人和波斯人能從笈多王朝那裏購買到香料,以能夠出使的身份地位來講,不是說尤利安等人之前沒有吃過香料,關鍵的問題是在於漢人在烹飪上的手法對香料運用得當,能調制出更可口的食物。
  諸夏“大吃貨帝國”真正建立的時間是在兩宋,炒菜這個手法也是出於兩宋。這裏面有相當多的原因,除了兩宋的社會氛圍趨於喜歡醉生夢死之外,還是冶煉技術和制作工藝的發展,鐵鍋開始大範圍的應用,尤其是首次出現了平底鍋。
  有尤利安來解開謎底,羅馬人自以為掌握了遠洋航行的秘密,要不是人還在漢人的船上,真的是想盡情歡呼再高歌上那麽無數曲。他們極力地忍耐和掩飾,開始會用充滿優越感的眼神看同船的波斯人,搞得波斯人既是迷惑也是暗自憤怒。
  “現在我們缺的是窺探到遠洋船只的制造方法。”弗拉維斯已經不止壹次想要搞清楚漢人的船只構造,他不是沒到處閑逛,可壹直都瞧不出什麽端倪:“唯壹壹次下到底倉,賽裏斯人隔離木板太過嚴密,看不出什麽。”
  弗拉維斯所在的瓦倫提尼安努斯家族,上上下下的成員還沒有對君士坦丁家族生出“吾可取而代之”的想法,滿心思都是發財、發財、發財……
  瓦倫提尼安努斯家族的造船產業占據羅馬(包括勢力範圍)內的十之三四船只販售(租賃)份額,導致的是有了滔天的財富。
  不過,瓦倫提尼安努斯家族的底蘊還是差了壹些,大部分的錢是用在打通關系和拉攏盟友上面,不敢太過樹大招風的前提下,明明羅馬貴族只要有錢就能盡情武裝私軍或是收買正規的羅馬軍團,他們也僅是建立了兩個私人的軍團,明裏收買了兩名軍團長,私下收買多少軍團長就屬於族長之外都不清楚的秘密了。
  “我已經壹再試探,賽裏斯人並沒有拒絕販售船只。”弗拉維斯說著卻是苦笑:“只是太貴了,也不少量販賣。”
  買了過來拆分,就算是現在沒有“逆推法”的相關論調,可是將壹個東西拆了去試圖搞清楚構造,類似的做法是自古有之。
  山寨什麽的是壹種美德,尤其是沒有相關監督機構和律法的時候,就看有沒有那個本事去山寨。
  漢國願意賣給羅馬人遠航船只,是非常清楚現如今的技術造物不可能做到絕對的技術封鎖,也絕不會天真的認為造出壹件物品就達到究極科技。
  再則,任何造物其實都需要獲得利潤,用那些利潤去進行更深層的研究,耗費龐大資金卻是沒有收獲,或是收獲沒有達到預期,但凡是懂經營學的人都知道遲早是要把自己耗死。
  “最便宜的類型也至少需要八千金幣,每次進購的船只,同壹類型不能少於二十艘。”弗拉維斯壹邊講述壹邊忍不住抽搐著臉頰:“上壹次出使賽裏斯的船隊,最貴的也只是三千金幣。”
  “但那些船只從埃及出發,中途不斷停靠維修,最遠也只撐到抵達賽裏斯的平蠻校尉部。”海倫娜在說平蠻校尉部的時候是讀漢語發音,哪怕是幾個月來很努力學漢語了,讀起來依然拗口且有著很重的口音:“我們從君士坦丁堡乘坐賽裏斯的船只已經快要抵達信度,親眼看到了賽裏斯人的船只可靠性,不是嗎?”
  雖然不願意承認,其余的羅馬人卻是無可反駁。他們覺得郁悶的是,海倫娜隨著離漢國越來越近,思想角度與上面也跟著不斷地轉換,都還沒有嫁出去就向著夫家了。
  壹次最低價格的購置都需要十六萬枚金幣,等於是壹個中等羅馬貴族的資產,還沒有售後服務什麽的,更不存在漢人派出人來手把手教會怎麽使。
  “無論怎麽樣……”尤利安悶悶地說:“都是需要買的。”
  事實上在開口之前,羅馬人已經有充足的心理準備被拒絕,漢人的開價是高了壹些,願意賣可以遠洋的船只總比不願意賣好。再轉念壹想,只要有船只就能跑遠洋貿易,辛勤壹些從漢人那裏進貨進行倒賣,再怎麽都能回本,甚至是做倒賣生意賺個盆滿缽滿。
  瞧瞧羅馬人的想法,那就是為什麽劉彥最終還是決定賣出可以遠洋航行的船只。
  註定遲早會被破解和模仿的造船技術,先在賣船上面賺上壹波,甚至不會只是賺壹波,賣船的資金投入研究,制造出更先進更好用的船只繼續賺,是壹個長久的買賣。
  漢人現在的制作工藝和創新能力領先世界上的所有民族,不管是羅馬人還是什麽人,他們的商品想要有競爭力,優先選擇就是從漢人那裏進貨。他們的進貨越多,就越是在給漢人創造財富。
  弗拉維斯現在無比慶幸自己有先見之明,就是已經拉攏到足夠多的合夥人,資金方面有很大的優勢。他甚至會想,要是漢人的定價再高壹些就好了,讓壹些資金不足的家夥在這壹場大航海時代首先就被淘汰。
  “賽裏斯人是不是壹開始就做好了打算?”尤利安壹臉的深思:“信度人是沒有船只直接前往君士坦丁堡,信度人的船只在質量上也比不過賽裏斯人,可信度人造的船能夠進行遠航……”
  很是細思極恐的壹件事,他們所知道的國家和民族,不算半吊子的波斯人,能夠造出遠洋船只的就是笈多王朝和漢國,然後在笈多王朝沒招惹漢國的前提下,漢人隨隨便便找了個理由就懟上去了,甚至是擺明了非懟死不可的兇狠勁出來。
  弗拉維斯怔怔地說:“為了進行技術壟斷嗎?”
  尤利安無言地頷首,覺得壹定就是這樣!
  好像是有誰說過壹個論調,任何國家都無法做到完全地控制海洋,無論是掌握著多少的海上力量,甚至是在技術上達到何等程度的技術領先,壹旦想要完整的控制海洋,就將面臨舉世皆敵的局面。
  既然想要完整地控制海洋,首先持有的海上力量就要是所有國家的艦船噸位總合的更多,那麽光是維持海上力量就是壹筆難以想象的資金耗費,還得保證壹再有新艦投入服役,科研方面保證壹直的領先地位。
  有了足夠龐大的艦隊並不代表能夠完整地控制海洋,畢竟並不止壹個國家擁有海岸線,就算是造不出什麽犀利的戰艦,可至少是能造出能跑遠洋的船只,便是能遇到壹艘逮壹艘,維持巡邏的耗費卻會是壹筆天文數字。
  以走私為目的的出海還只是逮,必然存在壹再發起挑戰的國家,甚至是多個國家聯合起來發起挑戰,能撐過壹次不代表可以永遠地撐下去,戰爭也不會只發生在大海之上,必然是陸海結合的超級大戰。
  那位學者的論調是建立在發生過的歷史之上,葡萄牙、西班牙、荷蘭、不列顛……任何壹個國家都沒真正意義上做到完整控制大海,都是作為次序的建立者,霸權最短維持十八年、最長維持壹百六十三年。
  這些國家,他們的海上霸權地位的丟失,並不是輸了壹場或者幾場的海戰。由制海權引發了陸戰和海戰結合的戰爭,就算是壹再獲得勝利也是自己沒撐下去。
  尤利安沒有歷史可以借鑒,進入到漢人命名的阿三洋之後,也沒有功夫去多想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