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領主

榮譽與忠誠

都市生活

春秋戰國時期用氏不用姓,姓只是部落名稱和稱號。 姓統其祖考之所自出。 氏別其子孫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46章:出了好大難題

春秋大領主 by 榮譽與忠誠

2021-12-16 22:09

  陰氏跟邯鄲趙當然不是全面沒有聯系,只是隔個幾個月來往壹封書信,竹簡又容納不了多少字,能聊的東西著實不多。
  現在的邯鄲只是壹座小城,周邊大部分屬於蠻荒區域。
  正因為邯鄲周邊荒蕪,邯鄲趙也就沒有幾個鄰居,還要面臨狄人的威脅。
  沒錯,那邊現在有著眾多的狄人部落,以白狄的數量最多,盤踞在遍布沼澤地帶的“甲氏(雞澤)”以及壹片區域超廣的山脈(太行山)之中。
  邯鄲離衛國很近又很遠。
  這個矛盾的說法是建立在從邯鄲前往衛國最近的路被大河攔住,想要抵達衛國需要繞壹個很大的圈,才能抵達大河北岸的衛國境內。
  卿位家族中跟邯鄲趙當鄰居的只有壹家,也就是掌握“黎②”的範氏。
  只不過因為壹片大山(太行山)的關系,範氏沒有實際上與邯鄲趙形成比鄰,兩家中間存在壹塊面積很大的無人區。
  各個家族的封地隔著無人區會是現在的現狀,直接比鄰才是屬於個例。
  畢竟,目前需要建有“城”、“邑”和“邦”才算是真正的受到控制,並不是拿地圖畫條線就算是控制區了。
  “陰氏兵甲助我良多,我與寒氏為伍共擊白狄,驅逐百裏之遠。”趙旃率先打破沈默。
  真要論起來,陰氏在崛起的過程中受到幫助最大的是魏氏和邯鄲氏。
  魏氏決定了呂武前期到底有沒有立功渠道,並且多次幫忙站臺。
  邯鄲趙則是首次讓呂武有單獨統兵的機會,狠狠地在秦國身上發了壹筆,打牢了陰氏崛起的基礎,後續才能迅猛發展。
  所以,呂武壹直在力所能及的地方給予邯鄲趙回報,包括送去壹些軍事裝備以及糧食,頂住壹些家族對邯鄲趙的惡意。
  真以為趙旃從卿位上退下去就沒事了?
  壹開始只是郤氏給各家的壓力太大,欒氏也在搞東搞西,各家沒有閑功夫去註意到邯鄲趙。
  等郤氏和欒氏被分食,各家沒忘記從卿位上退下的邯鄲趙。
  如果拿以前那些從卿位家族退下去的例子,邯鄲趙必定是要被持續打擊,直至無法從實際上威脅到誰,乃至於悄聲無息地消失掉。
  千萬不要以為是在開玩笑,曾經的很多卿位家族就是那樣被針對,搞得從此壹蹶不振,甚至什麽時候消失都沒太多人註意到。
  邯鄲趙首先要感謝的是趙氏主宗復立。
  因為趙氏主宗的復立,各家按照“習俗”需要看看趙武會不會報復……或者說將邯鄲趙重新收回。
  他們只有確認趙武完全不想搭理邯鄲趙,有什麽心思才能付之行動,要不就是破壞規矩。
  後面則是呂武獲得了卿位,陰氏又從實際上得到壯大,幾次有意地展露出關註邯鄲趙的態度,再隱晦地表示邯鄲趙受到陰氏的庇護,壹些想要搞邯鄲趙的家族只好收收心了。
  那種“收心”可以有兩種理解方式,陰氏真的要庇護邯鄲趙,又或者陰氏盯上了邯鄲趙。
  不管陰氏是哪壹種想法,誰對邯鄲趙下手就是跟陰氏形成競爭,動起手來少不了要較量壹番。
  自從陰氏成為卿位家族就註定不能被小覷,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解氏身上,只是當時呂武很是長袖善舞,陰氏的環境要比解氏好太多了。
  趙旃講了不少事情。
  邯鄲趙得到陰氏無償贈送的五百套裝備,聯合鄰居寒氏壹塊打擊白狄,只是單純地將周邊的白狄部落趕跑,沒有實際地向北安置定居點。
  說白了就是,兩家只是想解除周邊的威脅,擴張那是沒有進行擴張的。
  這個跟邯鄲趙和寒氏的現狀有關,他們沒有足夠的人口作為支撐,更需要保證現有的控制區得到開發,不是壹再向外擴張,也無力去進行開拓。
  趙旃花了七八年的時間解除周邊的威脅,找到寒氏作為長期合作的盟友,再次出現在“新田”代表邯鄲趙接下來有新的事情幹了。
  “借此機會再來都城,為聯絡魏氏而來。”趙旃說出此行目的之壹。
  呂武聽懂了趙旃的意思。
  邯鄲趙跟衛國是鄰居,盡管最近的區域被大河分隔兩邊,衛國不是也有疆域是在大河北岸嘛。
  壹個家族想要發展光靠關起門來種田的效率太慢,持續地與他人互通有無能起到壹種增益效果。
  趙旃想找魏氏只有壹個原因,他們需要獲得魏氏的同意,才能跟衛國達成壹些合作。
  所以,邯鄲趙借趙武大婚的機會來到“新田”。
  從這壹點也能看出趙旃根本沒有重新回到趙氏主宗懷抱的意思,脫離了就是獨立發展,雙方不再作為壹家人。
  呂武問道:“邯鄲趙日後可要納賦?”
  這個問題很關鍵。
  身在國家體系之中,是用交稅還是用納賦來完成責任和義務,代表著邯鄲趙要不要重歸“舞臺”之上。
  早在心中有決定的趙旃說道:“勝可來聽從武吩咐。”
  趙旃有很多兒子,其中壹個叫趙勝。
  不出意外的話,趙勝會在趙旃過世之後接管邯鄲趙,成為新壹任的家主。
  趙旃讓趙勝來呂武這邊的意思很直白,希望呂武能拉扯趙勝壹把,再來就是將繼承人交給呂武來培養,奠定兩家未來合作發展的親密關系。
  春秋時期這樣的例子挺多,其中壹個就是發生在韓厥身上,算是壹種很有當代特色的投資。
  而趙氏曾經投資在韓厥身上的付出,韓厥正在十倍、百倍地在還給趙氏。
  從趙旃的回答中,同時能確認邯鄲趙的確是想踏上“舞臺”,重新加入到眾多的博弈中去。
  這個與呂武的壹些盤算不符合。
  呂武更希望邯鄲趙能夠持續向北探索和開拓,直至完成與陰氏在北方的“會師”。
  他先答應趙勝來自己身邊,復問道:“邯鄲以北多白狄,白狄之北有代國。陰氏與代國建交共謀白狄,邯鄲趙亦可謀也。”
  沒記錯的話,他好像有跟趙旃提過相關的設想。
  結果趙旃卻想要重新登上“舞臺”,是反對邯鄲趙向北開拓嗎?
  趙旃苦笑著說道:“我老矣。”
  這壹點能從外表看得出來。
  僅是過去十三年,曾經的帥大叔變成了壹個帥老頭,滿頭華發生,臉上多皺紋,精神狀態似乎也不怎麽好。
  人老了,感覺到有心無力,多少是會開始安排後事。
  趙旃現在幹的就是這麽壹件事情。
  哪怕陰氏與邯鄲趙壹塊圖謀北方,事情也是由趙勝這壹代來跟呂武配合,不是趙旃親自上場了。
  呂武不能也無法逼趙旃去做覺得有心無力的事情,只能先好好地考察壹下趙勝是壹個什麽樣的人,再來決定合作是以什麽樣的方式展開。
  他在當天對智氏、範氏、魏氏、中行氏、韓氏和解氏發出宴會邀請,韓氏找了個理由說不能到場,其余各個家族都接受了邀請。
  前往韓氏邀請的陰氏家臣明確提到邯鄲趙的趙旃在陰氏府宅,韓氏不來人就對了。
  說起來,哪怕趙旃在趙氏主宗覆滅時什麽都沒幹,他是趙氏的壹份子,坐視趙氏主宗覆滅就是壹種罪行。
  韓厥對趙武比對親兒子還親,怎麽可能前往招待趙旃的場合?
  他做得比較絕就是了,不但自己不到,壹個韓氏的人都沒打算前往應付著。
  知道韓氏答復的趙旃沈默了很久,知道邯鄲趙想重新踏上“舞臺”,韓氏會是壹座大山,同時趙氏主宗與邯鄲趙的關系很難正常化。
  與會的眾“卿”只是給呂武面子,他們對趙旃的態度趨於那種看到了能給個笑臉,但也僅限是給個笑臉,搭理那是不可能正經搭理的。
  對於這種現象,趙旃有足夠的認知,不是礙於臉面才沒有貼上去巴結。
  事實上,他很清楚壹件事情,在他這壹代邯鄲趙不可能重新得到接納,只有他死後壹些影響才能得到最大的消除。
  所以從某些程度上來講,他早就盤算好自己該什麽時候去死,好給趙勝讓路。
  因為很多“卿”已經南下的關系,中行氏來的是中行吳,範氏的士魴則全權代表範氏,解氏來的是解武。
  中行吳是中行偃的兒子。
  解武是解朔的兒子。
  兩個小家夥看著都挺年輕,來了全程帶著眼睛和耳朵,拘束坐在原位從不開口說話。
  士魴找了個機會問呂武,道:“新軍將可會前往祝賀趙氏婚禮?”
  這個“新軍將”並不是指魏琦。
  趙旃是在新軍將的職位上退下去的。
  士魴用“新軍將”來特指趙旃也就存在兩個意思,重提曾經壹些不愉快的過往,又問呂武會怎麽處理邯鄲趙和趙氏的關系。
  在這種事情上沒人問就算了,壹旦有人問起的話,呂武肯定不能模糊處理。
  呂武說道:“邯鄲趙於陰氏有恩。”
  不提“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這麽高尚的事情,恩人碰到事了幫壹把,很是合情合理的吧?
  士魴比較明顯的壹楞,低聲說道:“若元戎……咳咳,韓伯便為元戎,陰氏將如何自處?”
  這個倒是壹個難題啊。
  壹旦智罃真的有個三長兩短,韓厥超大概率會順勢上位。
  以韓氏看顧趙氏的程度,邯鄲趙自己沒跳出來也就算了,偏偏邯鄲趙重新進入各家視野,韓厥會無視嗎?
  呂武和士魴的視線壹致移到智朔身上。
  而智朔現在隨時隨地帶著壹種抑郁的氣質,只差鏡頭轉過去再給個BGM的悲情背景音樂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