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領主

榮譽與忠誠

都市生活

春秋戰國時期用氏不用姓,姓只是部落名稱和稱號。 姓統其祖考之所自出。 氏別其子孫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96章:有點被兒子嚇到

春秋大領主 by 榮譽與忠誠

2021-12-16 22:09

  懟“卿”啊?
  這種事情在晉國是壹件大事。
  不是“卿”卻敢懟“卿”的人挺多,少數輝煌騰達,更多則是家族消失。
  呂武就幹過懟郤至的事情。
  只不過,他剛懟完就立刻找機會認慫,還幫郤至當了壹回打手。
  當時韓氏、智氏和魏氏出於某些原因比較看顧陰氏。
  當然,讓他們真的為了呂武去跟郤氏火拼,是沒有可能的。
  郤氏當然不慫韓氏、智氏和魏氏。
  關鍵,旁邊不是還有壹個欒氏在搗亂,國君(姬壽曼)也在虎視眈眈嘛。
  趙武的背後有韓氏和國君。
  解氏是最弱的卿位家族。
  大家都知道國君和韓厥是拿解氏來占坑,就像曾經的欒書和郤氏讓邯鄲趙占壹個“坑位”的操作。
  只是,真的太欺負人了!
  魏琦就有些看不過去。
  他跟解朔是搭班子的關系,要是解朔硬壹些,怎麽都要幫忙出出頭。
  實際上什麽事都不會幹。
  出言打壓壹下趙武就夠了。
  解朔卻自己慫了。
  這樣咋整?
  範氏和智氏跟趙氏有婚約。
  趙氏只剩下趙武壹顆獨苗。
  士匄和士魴不想毀婚約,能夠幹看著,也能選擇幫趙武壹把。
  趙武背後不但站著國君和韓氏,範氏和智氏也算他的靠山。
  另外,別忘記呂武的夫人是誰。
  先別管不是自己家,可不可靠的問題。
  趙武是真有囂張的資本啊!
  估計這個也是解朔為什麽慫了的原因。
  只是吧?
  範氏和智氏因為韓厥的壹系列操作,盡管沒有提出毀掉婚約,跟趙武沒表現得多麽親近。
  呂武又覺得自己“占”了趙氏的地盤,甚至因為當了個“先知”,有心要打壓甚至吞了趙氏。
  只要了解其中的內情,會明白壹個真理。
  靠山,山倒。
  靠人,人跑。
  不是自家的實力,真的靠不住!
  所以,呂武從來只打算借力,沒有將來自外部的助力當成自己真正實力的壹部分。
  “主。”葛存已經等候多時,見家主回來,行禮過後遞上擺滿封套竹簡的盤子,又說道:“主應早閱。”
  陰氏在“新田”的府宅還沒有建好。
  他們這壹次過來“新田”,住的是國君之前賞賜的壹座宅院。
  呂武沒在意是在家門口,伸手按照順序拿起壹個竹簡拆掉封套,壹看是家族的新資料,說道:“阿大何在?”
  家族繼承人的培養不能落下呀!
  哪怕年紀還小,聽不懂也能耳濡目染。
  葛存答道:“已在雅間。”
  這個“雅間”不是什麽風雅場所,屬於家主辦公室。
  呂武也就壹邊走壹邊看。
  他在走路的同時,左右兩側的小青和小白比較忙碌。
  忙些什麽?
  她們需要幫呂武脫了皮裘,衣物上的壹些掛件,比如壓住裙擺的玉佩,腰間的玉帶,肩上的飾帶……很多玩意都要摘掉,脫掉外衣再換上適合在家穿的外衣。
  好像很講究?
  而講究就對了!
  人靠衣裝馬靠鞍,身份地位不就是裝扮承托起來的嘛。
  在這個講禮的時代,在家無所謂,出門在外就要有符合逼格的穿戴,不然會活成壹個笑話。
  來到雅間。
  百般無聊的呂陽看到呂武趕忙行禮。
  呂武則是對同樣在場的卓行禮。
  換作其它時代,哪有家主會向手下行禮。
  真遭遇這種事情,那些手下就該準備葬禮了。
  不是其它。
  身份不匹配,高位者突然禮遇下位者,絕對是要下位者的命。
  比如,風蕭蕭兮易水寒。
  又或,汝妻子吾養之,勿慮也。
  當前時代,家主尊重家臣不算什麽,甚至是壹種必備的品德。
  卓的年紀其實並不太大。
  只不過,平均壽命不到三十歲的年代,再加上飲食和生活環境,醫療水平等等,三十來歲的人卻有著五十多歲的身體健康度,真的壹點都不會誇張。
  卓今年四十多,看上去卻白發白了大半,人長得黑黑瘦瘦,不問歲數,猜有個六十多歲都有人信。
  他已經不再作為壹名管理類型的人才,請求時刻伴隨呂陽。
  這個也是壹名老家臣在覺得身體不太行了之後,想著能看顧家族繼承人多久就陪伴多久的心態。
  這種情況不獨出現在卓的身上,很多為某個家族效力壹輩子的人,都會有相同的選擇。
  呂武能怎麽樣?
  肯定不能拒絕的。
  “我家口眾七十萬余,地之多‘陰’、‘呂’、‘霍’、‘原’、‘溫’,尚有‘上河西’、‘山北’,乃父言予妳知……”呂武開始介紹各地大概的情況。
  那個“上河西”和“山北”指的是陰氏偷偷向外開拓的疆域,對國內進行了隱瞞。
  其中“上河西”在大河的西邊,位處魏氏的北方,兩個地方並沒有直接的接壤;“北山”則是呂梁山以北,部分侵入代國疆域。
  壹年前,陰氏統計上來的人口,包括武士、屬民和奴隸總人數也就四十七萬。
  這些算是普查得到的部分,沒算未統計的部分,更沒有將“霍”地、“原”地、“溫”地的人口算進去。
  同時,壹些跟遊牧部落交易的奴隸,販賣軍火各家用來支付的人口,攻齊俘獲的人口分成,以及壹些自主來投的人,壹樣沒有被算進去。
  不統計不知道,壹統計下來,陰氏的自由民數量已經超過四十萬,來到四十四萬的數量。
  也就是說,陰氏的奴隸數量在三十萬左右?
  壹邊看壹邊教導兒子的呂武臉色有些發木。
  晉國才多少人口來著?
  好像也就五百來萬的樣子。
  陰氏的人口就有七十多萬???
  其實,並不是那麽算的。
  現在各家並不搞人口普查,誰也不知道自己家到底有多少人口,只會註意能征召多少“徒”和“羨”。
  等於說,壹個國家到底有多少人,只能往大概的數量上去猜,想得到精確數字屬於不可能。
  史料上記載晉國有五百多萬的人口,肯定沒將奴隸計算進去,並且不壹定正確。
  畢竟,晉國自己都沒普查,沒有精確數據。
  史學家超大概率是從晉國能出兵多少,進行相對合適的推測。
  “七十多萬?我怎麽還是覺得處處缺人啊。”呂武心想。
  呂陽好奇地問道:“阿父,範氏口眾多也?”
  別說。
  陰氏還真有在偷偷觀察和監控各家。
  可能那些家族自己都不清楚,陰氏卻能拿出他們大概的數據來。
  呂武答道:“不計奴隸,約四十萬口眾。”
  呂陽想了想,說道:“如此,我家多於範氏,晉以我家獨強。”
  矮油?
  還知道晉國現在是範氏看去最強大?
  我的傻兒子啊!
  賬目不是那麽算的。
  範氏有多少人,陰氏又有多少人,不是只簡單看人數的。
  要算壹算範氏的多少人跟隨了多少代。
  幾代人在壹個家族多久,代表著向心力和歸屬感有多強。
  還有另外壹個算法。
  壹個家族能拉出多少軍隊,又是多麽能打。
  總之,陰氏有些“虛胖”啊!
  上升到國家的層次,有多少人是壹回事,能不能利用起來又是另外壹回事。
  齊國不是有兩百多萬人口嗎?
  為什麽會被呂武帶著兩個沒滿編的“軍”就摁在地上錘。
  就是因為齊國雖然有那麽多人,卻是無法有效利用啊!
  呂武覺得數據什麽的可以等壹下再列舉,怎麽去將人力資源利用起來,需要先好好地教壹教。
  陰氏為什麽能發展迅速?
  不就是因為能將所擁有的人力,進行最大程度的利用嘛!
  幸虧呂武並不吝嗇,甚至可以說很大方,再來是進行了土地改革。
  如果是以各家的政策,再那麽不體恤民力,治下的人早就該逃得幹幹凈凈了。
  呂武光是壹句“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就解釋了兩刻鐘。
  他見呂陽好像懂了,問道:“可知何意?”
  呂陽點頭,答曰:“使之以利,利不達,貪多者,可殺之。”
  啥!?
  到底是怎麽個理解方式,又是什麽樣的腦回路,能給出這樣的答案。
  呂武下意識看向旁聽的卓,發現卓壹臉懵逼,眼睛裏好像也出現了圈圈。
  所以,不是卓教的?
  那麽,呂陽到底是跟誰學的?
  “阿父呀。”他再次給出答案。
  呂武眼角抽搐了幾下,很懷疑自己有那麽教導過嗎?
  呂陽很認真地說道:“阿母極愛阿父,阿父行何事皆言予陽。”
  媽耶!?
  到底是娶了個什麽樣的老婆。
  孩子那麽小就開始教打打殺殺了。
  好像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
  嬴(女競)只是將呂武做得壹些事情當故事講給呂陽聽。
  至於呂陽聽後是什麽理解,又形成什麽樣的思想觀和價值觀,是這孩子自己的事了。
  呂武控制住伸手拍額頭的舉動,笑著問道:“若有壹人犯錯,我兒如何處置?”
  呂陽認真地想了想,答道:“若非我人,侵犯我家,誅之可也;若我人,行之律法。”
  欸欸欸!
  怎麽還是動不動就喊打喊殺的?
  要是沒有後面的話,呂武都該懷疑自己的種是不是太過於暴虐了。
  呂陽說道:“阿父便如此作為。償還溫子之情,贈予報仇之恩,殺之,得其地。”
  這壹下呂武真控制不住伸手拍額頭了。
  這也能講給孩子聽?
  到底,特麽,誰說的!!!
  呂陽疑惑地看著自己的父親,問道:“存授之有錯?”
  呂武可算知道是誰。
  是葛存啊!
  然後,有錯嗎?
  好像……也沒錯吧???
  繼承人嘛。
  怎麽能養在溫室裏面,及早讓繼承人知道世界的殘酷,是壹種必備的教育。
  呂武多少是有些心有余悸,摸著呂陽的腦袋,說道:“日後緊隨阿父。若有疑惑,何時皆可詢問。”
  這繼承人看樣子沒養廢。
  就是……好像多少是有些長歪的樣子???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