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懷王

臘月青梅子

歷史軍事

“如果上天再給我壹個重來的機會,我壹定不會禽獸不如,而要做壹個貨真價值的禽獸。”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百壹十三章 駕臨吳城

大楚懷王 by 臘月青梅子

2019-5-21 20:11

  搞定景翠之後,熊槐向身前的群臣看了看,然後將目光投向壹直沈默不語,且存在感極低的太子橫道:“太子,寡人不在郢都期間,國中大事,全部交由妳來處理。”
  “是,父王!”太子橫臉上浮現出壹絲笑容,立即長拜應道。
  接著,熊槐看向景翠與屈原道:“令尹左徒,寡人不在郢都的期間,妳們二人盡心輔佐太子。”
  “唯。”
  而後,熊槐又看向公孫衍道:“犀首,司馬壹職事關重大,寡人不在郢都期間,還請賢卿不要松懈。”
  “唯!”公孫衍用力的點了點頭,示意自己已經明白。
  最後,熊槐看著昭雎道:“柱國,這次寡人率軍前去江東,需要壹位名將調度兵事,卿身為諸將之首,還需與寡人走壹遭江東。”
  昭雎心中暗喜:這次大王去江東,又讓我隨侍左右,看來上次的轉封這步棋真的走對了。
  想著,昭雎立即應著:“臣領命。”
  接著,熊槐繼續點名道:“左尹,刺史令,三閭大夫,上官大夫,還有左大夫,五位賢卿也隨寡人走壹趟江東。”
  “唯。”
  “還請其他大臣留在郢都輔佐太子。”
  “唯。”
  數日後,熊槐讓太子貞之女宋美人跟在身邊,然後帶著八萬大軍,乘坐軍艦,順流而下,往江東而去。
  七日後,熊槐被鎮守吳地的將軍昭滑以及吳侯季歆等人迎入吳城。
  吳城別宮,既原越國王宮中,熊槐驅散了他人,獨留將軍昭滑。
  此時,熊槐看著昭滑笑道:“昭卿,妳我君臣壹別多年,不知賢卿進來可好?”
  “多謝大王掛念,臣感激不盡!”昭滑拱手應著。
  二人敘了壹會兒舊,然後熊槐正了正臉色,開口問道:“賢卿在吳地多年,不知吳地百姓對我楚國滅越壹事可有看法。”
  昭滑想了想,搖了搖頭,應道:“回大王,吳地百姓大部分都是原來的吳國人,另有部分從越地遷來的越人。對於吳人來說,吳國早在兩百年前就已經被越國滅國,越國統治吳人兩百年,吳人越人雖有矛盾,但是這只是權力與利益的爭奪,而不是生死仇敵。
  是以,吳人即已歸附越人,沒有了復國之心,同樣也對我楚國沒有排斥之心。吳國亡國兩百年,大部分的吳人早已沒有復國之心,當然,他們更加不會想著光復滅亡吳國的越國。”
  說到這,昭滑停頓了壹下,接著道:“雖然大部分的吳人都願意接受我楚國的統治,但是依然有小部分吳人貴族,依然還有復立吳國之心。這些人因為臣當初答應了他們的復國要求,隨後滅亡越國後又出爾反爾,是以這些人心中似有不滿。
  故而臣得知大王有意遷移越國貴族豪強後,臣便將這些人上報了。”
  熊槐微微頷首,現在他明白了,為何昭滑請求遷移的吳人,大都是上次楚國滅越之時的有功人。
  除了不滿現狀的人以外,還有對吳國抱有奢望的人。
  前者還好,滅越之後,楚國重賞了這些人,並加重了這些人在吳地的權柄,算是滿足了他的要求,兌現了諾言。
  但是,那些還對吳國念念不忘的人。
  楚國連越國都沒有留下,又怎麽會讓幾百年前就亡國了的吳國復國嗎?
  這簡直是做夢。
  既然他們不願意自己醒來,那就只要讓楚國給他們清醒清醒。
  雖然楚國不能過河拆橋,恩將仇報,剛剛利用了他們,就立馬倒戈相向,但是,他們這些人,這輩子就別想回江東了。
  失去了吳人的基礎,他們就只能成為楚國的良民楚王的忠臣。
  想著,熊槐點了點頭:“既如此,就請賢卿先將他們監視起來,待寡人從越地歸來,再次回到吳城時,再將他們全都帶走。”
  說著,熊槐笑了笑:“雖然他們有不臣之心,但是寡人仁厚,不願殺戮有功之臣。是以,那就將這些人全都遷到郢都附近,讓他們為寡人守陵吧。為寡人守陵,這是莫大的恩寵,希望他們不要讓寡人失望。”
  “大王英明。”昭滑拱手行了壹禮,接著直起身體,臉色遲疑道:“大王,其他的吳人都好對付,唯有壹人很難辦,臣為了防止消息泄露,沒有與大夫昭蓋說,希望能當面向大王明說。”
  熊槐壹怔,遲疑道:“這是何人,竟需要賢卿如此謹慎?”
  “吳侯季歆三子季逢。”
  “吳侯三子?”熊槐露出淡淡的笑容。
  吳侯季歆乃是吳國王室後裔,季氏壹族的族長,在延陵守著季劄的宗廟,楚國滅越之後,為了安撫吳人,立季歆為吳侯,讓他繼續祭祀季劄。
  現在,昭滑居然說他的三子季逢有反意,而且還只能當面向他進言,這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這僅僅只是季逢有反意,還是整個季氏都有反意?
  想著,熊槐看著昭滑問道:“卿的意思是?”
  昭滑壹臉沈重的應道:“大王,當年臣來越國,曾派人接觸過延陵季氏,但是卻被季歆壹口回絕,表明季氏不願多生事端,背叛越國。”
  熊槐點了點頭,季歆的態度才是正常的,越國滅吳,吳國王族只有季氏壹脈幸免於難,這不僅是越國看在季劄的德行上,更是為了通過季氏安撫吳人。
  二百年後,季劄的恩澤已經蕩然無存,越國也無需通過季氏安撫吳人,在這種時候讓季氏放著安穩的日子不過,搭上全族姓名背叛越國,這季氏也不傻。
  此時,熊槐突然想起壹年多前,昭滑上報的滅越功臣中,又壹個名叫季遂的人,因為此人乃是季氏中人的緣故,熊槐還格外留意過。
  想著,不由開口問道:“賢卿,寡人記得有壹個將軍名喚季遂,乃是滅越的功臣,不知這季遂是何人?”
  昭滑壹怔,不想楚王還記得季遂,於是立即應道:“大王明鑒,這季遂乃是吳侯季歆從子,季逢族弟,而且季遂與季逢壹向交好,二人關系親密。
  當初公子玉與公子蹄爭位,季氏投靠了公子玉。因臣與公子玉交好,故而臣才與季氏多有接觸,就在接觸的過程中,臣發現季逢對越國多有不滿,是以許下重利以拉攏季逢,果不其然,季逢迅速向臣靠攏。
  原本季逢以為我楚國算計越國,要的是淮北與淮南,但不想,越國壹戰而滅,淮南江東全歸我楚國所有。
  待大王封季歆為吳侯後,跟臣壹向交好的季逢迅速與臣疏遠,是以臣便知道,這季逢心中依然還妄想復立吳國。”d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