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南明

老白牛

歷史軍事

這塊土地正在死去。   正是冬麥播種時節,然舉目望去,處處焦黃,田地幹裂,四野毫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86章 描繪

續南明 by 老白牛

2019-5-21 19:42

  楊河與遞運所大使鄧官約定了時間,然後回到新安莊。
  此時莊中隊員也吃過午飯,除了壹些繼續在莊墻上巡邏的隊兵青壯,楊河讓他們余者都集中到戲臺廣場上。
  他打算定下壹些事情。
  新入圩莊,千頭萬緒,事務繁多,防務,發展,練兵,樣樣都需要考慮。
  楊河打算今天下午就定下莊中分伍與組織諸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頭領與管理層更不行,頭腦與組織要先理清楚。
  還有今天也要敲定居屋之事,簡單來說就是分房,這也是急迫的事,因為當晚就要入住,眾難民不可能再擠在戲樓內,楊河更不可能讓他們毫無秩序的亂住亂聚。
  必須有壹個標準規則。
  這些事情楊河早在心中想過無數遍,早已胸有成竹,因此眾多的隊員,無論男女老少黑壓壓聚到戲臺下時,楊河只是平靜的看著他們。
  他站在高高的戲臺上,身旁是楊大臣、齊友信、嚴德政三人,這也是他隊伍的幾個主要頭腦了。
  楊河讓嚴德政先稟報隊伍的人員物資統計,他手上則持著壹根堅硬的炭條,削得尖尖的,卻是讓楊大臣找來的。
  嚴德政仍然有些拘謹的出來,他對楊河施了壹禮,又對臺下眾人施了壹禮,然後揚聲稟報他統計出來的結果。
  到目前為止,隊伍原有人數,加上那些帶來的被裹脅百姓,合計隊伍共有五百二十人,內青壯男丁壹百四十人,青壯婦女壹百八十八人,大小孩童八十七人,男女老弱壹百余五人。
  這內中成戶者八十六戶,余下是未成戶。
  此外隊伍還包含二十多個輕重傷員,十幾個孤兒。
  臺下眾人壹陣騷動,感覺莊中人很多的樣子,然細分之下,好象莊中男人不多啊,成戶的也不占多數。
  楊河用炭條在墻壁上寫下幾個數據,心中感慨亂世人戶的飄零,特別各戶孩童折損嚴重。
  就算八十六戶,也不可能只有八十七個大小孩童,畢竟此時壹生五六個,七八個很正常。
  只是壹路逃難,小孩抵抗力弱,夭折的幾率非常大,若齊友信、嚴德政這樣幾個孩子都安然幸存到達的,可謂鳳毛麟角。
  還有嚴德政有跟他反應過,昨日他宣布分房原則後,好象昨日到今日,就有好幾個單身男女火速配對的,讓楊河有些驚訝。
  後世有假離婚為買房,難道莊中出現假結婚為分房?
  然想想不可能,此時沒有假結婚之說,成親了,就是真的成親了,沒有真假之說。
  這幾對男女屬於“合理避稅”範圍,只能說他們會鉆空子。
  此時伍中單身女人不少,便如那近百個被賊寇搶掠來的青壯婦女。
  單身男人也不少,便如羅顯爵。
  他以前也是不成戶的,但現在有了張雲萼,還送了壹個女兒伍拒爵,就成壹戶了。
  還有黃金單身漢韓大俠,沈穩,踏實,有能力,可謂女性心中理想的對象。
  他的兒子韓官兒,也差不多可以找個女人了。
  又有李家樂,七個兵,荒野流民張松濤等人都是光棍,還有原伍中的楊千總人等,也是沒老婆的。
  這些人中的某些單身男人經不住誘惑,被壹些女人勾引成為壹家人,可以理解。
  嚴德政還稟報伍中物資統計,各方面繳獲匯總,民用方面,現在主要有紋銀壹萬壹千多兩,米面壹百壹十石,鹽巴二百五十斤,又有布匹二百七十匹,豆料約二百斤。
  別的肉沒了,死馬差不多余二十五匹,還有米酒燒酒不到二十斤,余幾斤細茶,油醬醋若幹。
  臺下眾人議論紛紛,他們原以為伍中物資很多,沒想到除了銀子,別的都這麽少。
  楊河也是皺眉,糧食太少了,鹽巴也不多。
  此時人的食量都很大,不論男人女人,老人小孩,特別青壯壹天需要兩斤米。
  楊河按高來算,假設所有人與青壯壹樣食量,每個人壹天兩斤米,那壹個人壹個月就要消耗米面六十斤。
  五百人壹個月就是三萬斤,此時壹石為壹百八十八斤,折合石來算,就是約壹百六十石。
  楊河現在有米面壹百壹十石,五百個人,壹個月都吃不到。
  這內中還不含馬匹。
  楊河現在有六馬匹,這可是吃糧大戶。
  馬匹平時可以吃草,然就相當人壹樣喝稀飯,餵養糧食豆料才是吃幹飯與加葷。
  喝著稀飯去打仗,不說人不幹,馬也不幹,壹般不刻薄的話,平時餵養馬匹,壹半的草壹半的料才科學,戰時甚至要提高到三七,講究的,還有給戰馬餵雞蛋的。
  接下來莊中要發展,男女老少要幹重活,或加大訓練度,更要吃飽,還要加葷。
  所以楊河只能往高上算,不能克扣隊員與馬匹的口糧。
  只是這樣壹來,消耗的米面豆料更多了,五百個人,壹個月壹百六十石糧,這是標準,也是底線。
  楊河用炭條在墻上寫下數據,在壹百六十石那邊重重劃了個圈。
  他還聽到嚴德政匯報鹽巴,現存有二百五十斤,但若按人的需求,壹天要六克鹽左右,此時壹斤為六百克,五百個人壹天就是五斤鹽,壹個月就是壹百五十斤。
  繳獲的鹽巴吃不到兩個月。
  況且,很多馬肉要處理,也需要大量的鹽巴。
  楊河寫了個“五百人每月二百斤鹽”的數據,心下沈吟,自己需要物資不少,好在離邳州不遠,自己也跟波濤洶湧那邊拉上關系,不管糧價多少,先買個半年的糧食再說。
  鹽巴也壹樣買來。
  還有布匹。
  現在隊伍衣衫其實挺多的,只是大部分是從死人身上剝下來,五花八門,穿著有損形象。
  冬日來臨了,自己就給隊員每人發放壹套棉襖皮襖,外面套上馬甲號衣,標明隊伍,這樣精氣神就出來了。
  被褥,也每人發壹套,又有棉鞋手套,零零碎碎別的物資等。
  不怕,自己有壹萬多兩銀子,有錢。
  花完了,就去搶。
  楊河心念微動之間,已是計議已定。
  齊友信也稟報莊中形勢,如有什麽建築,莊中有幾口水井等等。
  楊河聽著,壹邊飛快用炭條在墻上畫著草稿圖案,依自己看到聽到的,壹個村莊的布局圖案,就躍然墻上。
  楊河打算在莊中實行門牌制,分出號數,他的宅院作為壹號,新安莊壹號。
  然後戲樓設為公所,定為二號,戲樓沿街下來,東面這幾所宅院定為三號,設為醫院。
  這邊頗為向陽,又靠著戲樓廣場,很利於傷員休養,他們沒事時,也可以在廣場上活動,曬曬太陽。
  這壹片楊河也打算設為休閑區,莊中老少沒事可到戲樓這壹片玩耍。
  又有糧店雜貨店,兵器鋪,圖書館,澡堂等等,楊河都預留出位置,標明號數。
  又有余下的屋舍,按檔次分為壹等房,二等房,三等房不等,如磚瓦結構的四合院就是壹等房。
  除了軍官頭腦,楊河決定每壹戶陣亡者家屬都可以分到壹套四合院。
  看楊相公寫寫畫畫,壹副新安莊的立體圖案就出現在墻上,觀之如此的鮮明清楚。
  嚴德政與齊友信看著,都是投來欽佩的目光。
  楊大臣探頭探腦,總覺得少爺懂得越來越多了,似乎他以前沒這麽有本事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