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千四百九十三章 房二的威懾力
天唐錦繡 by 公子許
2019-5-19 21:05
“有職司在身的,請求外放的較之往年在人數上翻了七倍,且以往多位曾拒絕吏部調令的世家子弟,這壹回是主動請求外放,不限官職之高低、不限上任之地域,只求盡快調任。”
醉仙樓的雅室裏,於吏部淵源頗深可以接收到最新最準確消息的高履行苦笑搖首,手裏拈著酒杯,看著面前壹個個面色難看的玩伴,繼續說道:“而那些沒有職司在身的就方便多了,幾架馬車若幹仆從,輕車簡從的出城避暑者不計其數。避暑也就罷了,可是所有人的目的地都遠離長安方圓百裏……呵呵,房二壹句話撂出來,整個關中的世家子弟簡直視若猛虎出柙、餓狼臨淵,紛紛避之唯恐不及,何曾有壹人站出來捋其鋒芒?都特麽是慫貨,簡直就是世家門閥的悲哀!”
在座四五位世家子弟面面相覷,相顧無言。
倒是很想說兩句硬氣話兒提升壹下士氣,可是人心隔肚皮,誰知道面前此刻美酒佳人相伴的好友,會不會壹轉頭就跑去房俊那邊告密?
若是被房俊知道了……
那棒槌打上家門,自家可就丟了大臉了。
高士廉瞅著幾位好友難堪的臉色,心中憤恨嫉妒之心愈發熾烈,悶不吭聲的擡手將杯中酒灌下,孰料酒水太烈,嗆得他猛地壹陣咳嗽,眼淚都咳出來了,咽喉食管猶如被烈火焚燒壹般難受……
不聞房俊之聲、不見房俊之人,然則除卻自己之外卻無壹人敢撂上壹句狠話,房俊之威懾可見壹斑。
身邊面容嬌俏身段兒窈窕的歌姬急忙伸出纖手,輕輕拍打幾下高履行的後背,為其順氣。
幾位好友盡皆尷尬不已,壹人說道:“高兄何必如此?說起來令尊被迫致仕,難免沒有晉王那邊的手筆……如今看起來,倒是房俊那廝替高兄出了心頭壹口惡氣。”
這是個知情的,曉得高士廉之所以要求致仕其實是被晉王以及長孫無忌在背後給陰了壹把,不但於丘行恭反目成仇,甚至自覺沒臉在朝中繼續待下去……
高履行酒色上臉,壹把推開身邊歌姬的纖手,怒道:“某用的著他房俊幫某出氣?他算個什麽東西!某進入戶部任職之時,他房俊還在演武場舞刀弄棒的棒槌呢!”
那人撇撇嘴,沒言語。
話是不假,高履行幾乎是二代之中最先顯示出才華並且被陛下看重的子弟,當初於長孫沖齊名,被視為二代之中最可期望的存在。
然而高履行在戶部廝混十數年,到了現在也不過是區區壹個郎中,人家房俊呢?不說之前的京兆尹,就算現在被降了職,也依然是兵部壹人之下的左侍郎!
當然這話不能當面說,說了就是打高履行的臉,哪怕道理誰都懂……
高履行拍了拍身邊壹直未曾發生的少年肩頭,感慨道:“還是竇兄弟硬氣!即便以往於那房俊素有恩怨,此刻也未曾出言挑戰房俊,但能夠無視房俊之淫威依舊站在長安城內,便足以令愚兄敬佩。”
這少年正是曾被房俊撞翻座船差壹點淹死在渭水之中的竇德藏……
此刻聽了高履行的話,竇德藏尷尬得要死,遲疑半天,才囁嚅著說道:“這個……那個……其實,今日邀請諸位好友小聚,乃是與各位道別……”
滿座愕然。
高履行更是好似嘴裏被塞了個鴨蛋,娘咧,老子誇贊早了……這小子也要跑啊!
竇德藏無奈道:“實不相瞞,家中已經決定為小弟謀求蘄州司馬的空缺,只是尚未前往吏部疏通,故而兄長尚未得知……”
因為有先前高履行的話語,故而竇德藏臊得滿臉通紅,因為他也成了高履行口中的“慫貨”之壹……
可是他也無奈啊,誰特麽願意當慫貨?
倒賣糧食這件事情他也有份參與,加上之前跟房俊的仇隙,說不得房俊第壹個就要找他的晦氣!固然曾有陛下從中轉圜,但現在的情形是,陛下還會管他麽?
沒有了陛下的庇護,竇德藏覺得自己的下場幾乎註定,說不得就跟兄長竇德威壹般下場……
“呵呵……”高履行冷笑兩聲,道:“竇兄弟自奔前程,可喜可賀。只是某與妳道不同不相為謀,告辭!”
言罷,推開想要攔阻他的兩位友人,在壹眾歌姬驚訝的目光中揚長而去。
氣氛自此全無,余下幾人亦是無心飲酒歡樂,紛紛起身訕訕離席。
倒是醉仙樓的這些新近招募的歌姬盡皆眸光閃閃,對於那位在醉仙樓的老資格姐妹嘴裏充滿了傳說的房二郎愈發好奇敬仰。
究竟是什麽樣的人物,能夠只憑借壹句話,便使得全長安的世家公子紈絝子弟避之唯恐不及?
當然,敬仰之余,亦難免頗多埋怨。
理由無他,那些世家公子紈絝子弟盡皆紛紛出逃,這長安城內的青樓楚館生意頓時下降壹大截兒,姐兒們的收入可是大受影響……
*****
傍晚時分,位於城南道德坊的賀若家府邸,迎來壹位訪客。
家主賀若明親至前門迎接,把臂同回正堂……
二人分賓主落座,待侍女奉上香茗,賀若明笑道:“聽聞表兄前壹段時間身染病疾困於府中養病,小弟本欲前去探視,只是剛剛調任至軍器監,各種事務纏頭纏腦,居然未得脫身之空閑,難免焦急。現在見到表兄眉目清郎容姿煥發,心中欣慰矣。”
賀若明三十許歲的年紀,劍眉星目猿臂蜂腰,不僅相貌堂堂更兼且文武雙修,雖然身為文官,卻全無半絲文弱之氣。
事實上,關隴集團以軍功發跡,各家子弟盡皆文武雙修,歷來皆是“入則為相,出則為將,自無文武分途之事”……
兩人年歲差得不少,賀若明年青了五六歲,但感情向來不錯,兩家走動亦是頻繁。
賀若家入唐以來壹蹶不振,只能勉力支撐家業,直到賀若明繼承家業方才有所好轉,加之柳奭因攀附太原王氏而崛起,對其幫襯甚多,這才漸漸扭轉頹勢,及至賀若明調任軍器監監正,才算是重新煥發關隴集團老壹代中堅之風采。
賀若家雖然不是“八柱國”之壹,但是當年賀若弼在軍中影響力甚大,諸多關隴集團子弟盡皆受過他的恩惠,根基深厚。
柳奭搖頭嘆氣,說道:“妳從哪裏看出為兄容姿煥發?分明是烏雲蓋頂、黴運當頭好吧!”
賀若明愕然,失笑道:“表兄此言何意?莫不是嫂子又與妳拌嘴?小弟不得不勸妳兩句,兄長畢竟是辦大事的,何故與壹閨中婦人爭短論長?她若是愛說,自由得她,兄長不予反駁便好,長此以往,總是無人回應,想必她自己也無意與妳爭吵。”
朝中皆知柳奭“懼內”,夫妻之間常常拌嘴,只是柳奭固然才學甚佳,卻在吵架之上半點天賦也無,只要那位王氏出身的夫人祭出那壹句“妳有能耐,何必要我娘家幫襯”之語,柳奭便徹底敗退,氣得要死,卻又無可奈何。
只因婦人所言固然難聽,卻亦是不可爭辯之事實……
是以賀若明此刻說出這話,令柳奭老臉壹紅,羞惱道:“用妳多嘴?看顧好自家那個掌上明珠吧,別被哪家的小子叼走了吃幹抹凈才好!”
賀若明無奈攤手,道:“瞧瞧妳這說的什麽話?哪裏有拿小輩當筏子的道理。”
柳奭亦覺理虧,訕訕道:“不與妳多說廢話,今日愚兄前來,卻是有要事與妳相商。”
賀若明請茶,不以為意道:“表兄說的哪裏話?妳我之間不分彼此,無論何事但說無妨,只要某賀若明辦得到的,自然無有不允。”
他越是坦蕩,柳奭越是別扭,幹脆開門見山:“兵部打算將原本維修兵械的壹個官署改組重建,設立壹個鑄造局,明日便會向政事堂提請批準。愚兄是想請求賢弟在政事堂征詢意見之時,勿要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