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崛起

朱郎才尽

历史军事

不知不觉,小说更新已有二十余天,非常感谢每一位书友的点击、收藏和推荐,当然还有每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三百六十一章 御街夸官

寒门崛起 by 朱郎才尽

2019-5-16 20:37

  朱平安在冯保的协助下更换好了状元冠服,状元冠服处处彰显了有别于其他进士的优越感,更为接近文武百官的朝服,二梁的朝冠,一根纯金冠簪,青色的垂缨从下巴下绕过。
  状元袍服是绯罗色的,有别于其他进士的青罗色,更为显眼贵气。腰带是六品官的光素银带,还有一块垂着珍珠流苏的药玉佩。
  唯一有些不爽的是,帽子上的两排点翠簪花也比进士大多了,一个大男生带了这么两排点翠簪花,怎么都觉的有点怪怪的感觉。
  “状元郎,可真是一表人才。”冯保在朱平安换好状元冠服后,恭维了一句。
  “冯公公说笑了,我大约是我大明立国以来,颜值最低的状元郎了,哈哈......”朱平安微微摇头笑了笑,对于自己的颜值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即便这身状元服有加成效果,自己也达不到一表人才的地步。
  朱平安等三人换好冠服返回大殿前,有数位宫人端着托盘款款而来,托盘上放着三杯御酒,一一呈给状元郎朱平安及榜眼、探花郎,三人端着御酒遥遥向着嘉靖帝所居的西苑方向行礼,然后一饮而尽,将酒杯再次放在托盘上。
  御街夸官也就正式开始了,其实御街夸官实质上就是状元郎领着进士们去长安左门外看官员张贴金榜,然后回家的过程。
  礼部、鸿胪寺等部门的官员捧着金榜,走在最前头,朱平安领着榜眼和探花郎走在中间,其余的进士走在后面。
  一起走,不过路却不同。
  朱平安领着榜眼和探花郎走的是皇宫御道,其他人都是靠边走。这条御道一般来说也就只能是皇上能走,就连皇后也都只是在大婚的时候走一次,然后就再也不能走了。
  当然,朱平安他们也就只能走这一次,但这一次对于大明朝千千万读书人来说。这便是至高荣誉!绝对的最高殊荣!做梦都想的荣誉!
  朱平安走上去没觉的什么,只是后面的榜眼和探花郎就不同了,朱平安走着走着感觉不对,回头一看。呃,后面这两人激动的都快不会走路了,而且脸上也是夸张的带了两泡热泪......
  不至于吧,朱平安看着激动的两人,不过想了想却也理解。人生三大喜事。金榜题名时可是名列第一的。
  韩玉朋看着前面泰然自若还有闲情逸致回头看的朱平安,佩服的五体投地,状元就是状元,瞧瞧人家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自己就不行了。本来他就没想到自己能中榜眼,他有关系但却不硬,远远比不上关系户欧阳子士;论水平吧,上次会试他也不过是第六而已,从成绩来看会元朱平安等等水平比他高多了,及至本次殿试传胪放榜。突然一个榜眼就砸到自己头上了,这种天降大喜,若不是顾忌这是皇宫大殿以及照顾前面的欧阳子士情绪,韩玉朋估计都能嚎叫出来才能发泄心中的狂喜和兴奋之情。
  此刻走在皇上才能走的御道上,韩玉朋心里这种激动时无法形容的。
  想到一生只有这么一次机会踏足御道,也为了照顾后面两人,朱平安就缓缓放慢了脚步。
  缓缓步行,原本只需要十分钟便能到太和门,朱平安用了足足有近半小时才到太和门。
  榜眼韩玉朋和探花郎看着朱平安稳稳的步伐,恨不得给朱平安一百个赞。
  过太和门时。走的也是只有皇上才走能的正中门,过了太和门再继续往前走,然后又到了午门。午门又被称为“五凤楼”,因为午门共有五座门楼。正楼就像展翅欲飞的凤凰一样,所以称为五凤楼。午门的门洞是一个很独特的设计,从正面看午门有三个门洞,但是从背面看却是有五个门洞。朱平安他们到了午门,午门前的值守侍卫将正门和两侧掖门打开,掖门也只有从侧面才能看到。
  朱平安领着榜眼和探花郎走的正门。文官领着其余新进进士走东侧掖门,武官走西侧掖门。
  出了午门,便多了鼓乐御仗,锣鼓喧天,处吹打打起来,在鼓乐御仗的引导下依次出了端门、承天门,然后穿过一个非常广阔的广场,才到大明门内东北角的长安左门。
  因为历年殿试金榜都要悬挂在长安左门,所以长安左门又被称为龙门,预示着举子们入此榜便是鲤鱼跃龙门,成为了万众瞩目的新贵。
  此刻,长安左门被布置的特别喜庆,搭建了临时“龙棚”,悬挂红绸布大灯笼,朱平安他们步入龙棚内,观看鸿胪寺和礼部官员张贴金榜。
  金榜气度恢宏,上面盖着“皇帝之宝”大印,众位新进进士看着张贴好的金榜,激动的眼角有热泪划过......
  金榜贴好后,早就恭候多时的顺天府尹领着两个官员便上前来,顺天府尹上来说了句恭喜恭喜,然后便不由分说将一个大红绸斜披在了朱平安身上,胸前正好是一朵大红花,帽子上又给朱平安簪了朵大红花。
  另外两个官员也同样的给榜眼和探花郎披上大红绸,插上大红花。
  其余的进士看着三人,一脸艳羡,尤其是欧阳子士,看向朱平安的眼神,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
  很快,便有人牵来三匹毛色纯红的高头骏马,马鞍染成金色,马鞭是由金丝编织而成,朱平安当先踩凳翻身骑上一匹最为神俊的高头骏马,手持金丝马鞭走在了最前方,榜眼和探花郎两人骑马紧随其后,其余的进士步行随后,一路往长安街而去。
  前面是差役旗鼓开道,手举状元灯、扛着写有“状元及第朱平安”、“连中三元”等红黄色旗帜和奉牌走在前面,吹吹打打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当然,更为热情的还是京城的百姓。
  这一刻,京城的人们全都呼啸涌上了长安街头,路边上、店里楼上等等所有能站人的地方都站满了人,大家争先恐后的涌上街头,垫着脚尖伸长了脖子,纷纷望向街头。
  就连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孩子们,也都打扮的漂漂亮亮,跑出来了,想要看看状元郎长的是什么样。
  这一日,家人也难得的没有约束她们。
  长安街头,人挤人!万人空巷,齐看状元郎!
  p
恭祝我大版主生日快乐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街头巷尾汹涌澎湃的人群,热情都能将空气点燃,宽阔的长安街都被挤得滴水不漏,朱平安策马缓缓踏上长安街,看着这一幕,心里面第一感觉便是这首。
  真可谓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啊!
  随着朱平安策马踏上长安街,在街头巷尾等待了大半天的人们直接高~潮了,人们的目光刚落在朱平安身上便沸腾了起来。
  “看看,状元郎好年轻啊,比我弟弟还要小呢。”
  “可不是啊,这状元郎怕是还没有成年吧,这孩子是咋教的啊,吃什么长大的啊,怎么这么厉害。”
  “天啊,真是不敢相信我的眼睛,这状元郎可真是年少有为啊,这把来值了,不枉我挤了大半天啊。这下回去,可有给老婆子说的了,省的她把我乖孙儿惯的不成样子。”
  人们看着状元郎朱平安惊呼声此起彼伏,就像是看到了外星人入侵了地球似的,满满的都是不可思议,尖叫连连。
  “你们这就不知道了吧,我七大叔家他八大爷的小外甥在一个大老爷家做差,这大老爷跟礼部的一个大老爷是好友,就刚刚啊,我也是才得到的消息,这状元郎啊今年才十四岁呢,是咱大明立国以来最年轻的状元郎。”
  有一个大叔一脸显摆的跟附近尖叫连连的人说了起来,满意的看着周围人全都朝自己看了过来,然后才在众人催促下又爆了一个料:
  “这状元郎啊,可真是不简单,你们肯定不晓得,这状元郎可是出身于寒门,寒门懂不懂,就是在朝堂一点关系都没有,这状元郎家是在山脚下种地的农家子弟呢。人家考状元全都靠的是人家自己。”
  大叔的这一番爆料,在人群中掀起了一阵更为惊讶的尖叫声。另外,像大叔这样的爆料在长安街各处也都上演着。
  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吊丝逆袭高富帅都是普通人最为喜闻乐见的。更不用这个从农家子弟一举逆袭到状元的励志故事了!
  人们看向朱平安的目光更为火热,尖叫声更是如山海啸一样。
  尤其是一些个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少女,更是粉面含春、杏眼如媚,将身上所携带的手帕啊头花啊什么的,举起纤纤玉手。用力的向朱平安身上丢,一时间就像是下起了手帕香囊雨似的。
  红袍红花,金鞍大马,前呼后拥,旗鼓开路的朱平安一下子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即便是榜眼和探花郎都成了背影,更不用说后面那些步行而随的进士们了。
  骑在马上的应该是我!
  欧阳子士走在后面,看着众人焦点的对象,万千少女丢手帕的朱平安,他那张英俊的脸被嫉恨填满。
  京城里的普通人都在街头巷尾挤着观看状元郎。有钱人就不这样,他们早早的就在街两边预订好了包房,安排了下人收拾布置的舒舒服服,悠哉悠哉的坐在窗前观看。
  比如街边酒楼二楼便被严府给包了,其实也不能说包,这本来就是严府的产业。
  二楼靠窗的一个雅间被收拾了出来,安置了软榻,叠放了锦被,插花瓷瓶琉璃盏等等一应俱全,很是舒适。窗前还垂了一张用璎珞穿成的窗帘,从内往外看的清楚,外面却看不清里面。
  严二小姐站在窗前,伸出纤纤玉手挑开窗帘一角。一双明眸放目窗外,波澜不惊,平淡如水。
  严二小姐身边跟着几个小丫头,几个小丫头倒是情绪高涨,激动的跟什么似的,凑在窗前伸长了脖颈。一眨也不眨的看着窗外,垫着小脚等着御街夸官路过此处。
  “小姐,小姐,姑爷走时特意叮嘱府里的管事将这个房间收拾出来呢,说是从这里看长安街最是清楚不过了呢,现在看果然很清楚呢。”
  “姑爷说这次状元十拿九稳呢,老爷说等殿试后就让姑爷来提亲的,小姐真有福气...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