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新生
寒門崛起 by 朱郎才盡
2019-5-16 20:36
只是微風,便能顫抖。
傍晚時分,朱平安站在殘桓低矮的院子裏,看著那兩間被風吹得顫抖的破舊茅草屋,說不出壹句話來,真的是環堵蕭然,不蔽風日。
“都是我連累了妳們娘仨。”躺在擔架上的父親,自責的說,壹臉的落寞。
母親陳氏聞言輕輕的往朱父身上打了壹下,臉上笑靨如花,“說什麽呢,我們也算是因禍得福了,告訴妳朱守義,老娘早想分家了!要不是妳還傷著腿,我今兒非點壹串鞭炮慶祝壹下不行。”
“我覺的這挺好,離河邊近的很呢,待會我去捉兩條魚燉湯吃。”大哥朱平川這時也站出來了,臉上也是樂觀的憨笑。
“好啊,好啊,這次燉魚湯我就可以吃到魚肉了。”朱平安似乎被母親陳氏還有大哥的樂觀感染,這壹刻也屁顛屁顛孩子氣的樂開了花。
聽著妻兒的話,朱父也難得的露出了笑臉。
“傻笑什麽,大夫可是說了妳腿可沒斷,待會大川捉了魚,妳可要多喝些魚湯,早點好了給我們娘仨當牛做馬!”
陳氏嘴裏說出來的狠話,卻讓朱父甜到了心裏。
靠近河邊,打掃院子方便得多,壹家人趁著天還沒有完全黑下來,輕掃庭院灑水除塵......
藍色的月亮把清溪染得幽藍,在晚風的撫摸下,河水蕩起了無數的漣漪,猶如條條藍綢似的輕輕地流動著,幾片落葉在水中悠悠地飄向遠方。月光落在裏面,月亮也掉進裏面,“撲通,撲通!”幾條赤黑的魚躍向水中,月亮碎了!過了壹會兒,月亮又圓了。
夜晚的茅草屋是那樣的安逸,朱平安壹家人吃過晚飯躺在茅草屋,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
母親陳氏在小聲興奮的說著家當,壹家人靜靜的聽著,“我之前攢了三兩多銀子的私房錢,彘兒壓歲錢有接近壹兩銀子,彘兒和大川第壹次賣金銀花的120文還有貴婦人賞給彘兒的兩個銀裸子也有壹兩多重,上次大川采的金銀花又買了270多文,我的荷包也賣了130文,妳這根爛木頭去鎮上這兩次也帶回來幾百文,那壞人補償了壹兩銀子,哦,對了,還有碎布頭給別人做也賺了壹兩多銀子......等明天我們叫人幫忙把這個院子收拾收拾......”
家裏面現在大體還有9兩銀子左右,9兩多銀子在農家也算是壹筆巨款了,幸虧朱平安穿來這段時間幫家裏創收了不少,不然家裏怕是舉步維艱。
第二天沒用陳氏去叫人,就有人來幫忙了。
三叔三嬸,還有懶洋洋沒正形的小四叔也來了,當然少不了烏鴉嘴的小四嬸,另外還有父親的幾個要好的兄弟也過來幫忙了。不進來幫忙,還各自拿了東西,吃的穿的用的,就連小四嬸都偷偷摸摸塞給了陳氏壹百多個大錢。
朱家發生的事,又不是能瞞住所有人的眼睛,知根知底的,誰還不知道其中的貓膩,下河村的有心人對朱平安壹家都是抱有同情。
“不是我說妳啊二嫂,放著我們這麽多人不用,幹啥找人呢,花那冤枉錢還不如買點吃的給二哥補補身子呢。”小四嬸還是老樣子,停不住嘴,壹邊往攪拌的稀泥裏放入茅草,壹邊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第壹次
朱平安第壹次覺的烏鴉嘴的小四嬸是這麽的可愛。
人多好辦事,在眾人的幫助下,朱平安壹家的茅草屋大變了樣。茅草屋加固了土坯墻壁,茅草也重新整砌壹新,不能再看到滿天星了。院子也整砌了,壹人高的泥墻圍住了院子,安全也有了保障。
托這些人的福,朱平安壹家收拾好這個院子,填些家什,布置好這個小家也盡花了壹兩多銀子。
中午的時候裏正也來了,說是村老合計將朱平安他們家五畝旱田周圍的五畝荒地也劃給朱平安他們家,只要及時開墾出來,就可以按上面的政策給辦地契了。
兩畝水田五畝旱田再加上五畝荒地,看著多,其實按明朝的生產力,也沒有多少產出,五畝旱田的產出都不如兩畝水田產出,更不用說五畝荒地了。
但不管怎麽說,有這些田地,朱平安壹家不用擔心挨餓了。
朱父身體底子好,本身就是個五大三粗的漢子,這次受的傷看上去鮮血淋漓很嚇人,但其實也是皮外傷,朱父只在床上躺在了七八天就下床能走能顛了。
十天後,朱父就跟平時壹樣了,壯的跟頭牛似的,這讓朱平安壹家歡聲笑語也更多了。
家裏面有這麽多田地,尤其是那五畝荒地必須要及時開墾出來,不然錯過時間,地契就辦不下來了。
朱父身體剛好,朱平川才算壹個半大孩子,母親陳氏雖然潑辣了些,但也沒有多大力氣,至於朱平安就算了吧,還沒大腿高呢。
壹家人合計了壹下,還是買壹頭耕牛吧。明朝自朱元璋立國以來,就頒布了禁殺耕牛令,禁止宰殺耕牛食肉,甚至耕牛養死都要被處罰,所以現在耕牛的價格倒是不貴。朱家人只花了不到三貫錢就買了壹頭身高體壯的大黑牛。
有了這頭大黑牛的幫忙,朱家的五畝荒地及時的開墾出來,裏正也及時幫著辦理了地契。
朱父和大哥隔三差五進山捉些兔子野雞補貼家用,母親陳氏白天黑夜的縫補荷包換錢,朱平安在蒙學之余覺得自己也要出壹份力。
正好耕完田地,這頭大黑牛也就閑置了下來。為了發揮這頭大黑牛的價值,也為了給自己壹家填個進項。朱平安想了好幾天,終於想到了壹個很好的主意。
“能行嗎?”母親陳氏很是懷疑。
“不幸又沒什麽關系,我試試好了。”朱父拍板同意了朱平安的創意。
於是,幾天後壹個新鮮事物在四裏八村傳開了。當然,四裏八村能傳得這麽快,這跟朱平安用二十文錢給了二十個小朋友讓他們四裏八村宣傳有脫不開的關系。
總之,幾天後朱父駕著壹輛牛車上路了。牛車很奇怪,比壹般的牛車都要長很多也寬不少,兩排還有條形座位,這是是朱父新鮮打造的木制牛車,從山上砍的樹也沒花錢。大黑牛脖子上掛了壹個鈴鐺,壹走路鈴鐺鈴鐺作響,傳得很遠。
“守義,這牛車真是做到鎮上只花壹文錢?”四鄰八村早就得到消息了,現在還不確認,壹上了年紀的大娘問道。
“別人都是壹文,但是我是您老從小照看長大的,可不敢收您老的錢。”朱父笑著說。
“妳這混小子看不起大娘是不是,壹文錢大娘還是出得起的,妳這牛車可是方便了我們了,不然我這老胳膊老腿可是到不了鎮上。”大娘笑罵著上了牛車。
沒錯,朱平安就是把現代公交車的創意移植到了這個年代,從村裏到鎮上要走大半個時辰,壹個時辰可是兩個小時,能把人累成狗,如果能坐上牛車能快不少又安逸省力,而且只花壹文錢,人們還是願意出的。
朱父駕著牛車離開後,母親陳氏就忐忑的站在門外等著,直到傍晚朱父回來,母親陳氏忐忑的心都沒有變過。
朱父趕著牛車進了門,就做賊似的拉著陳氏進了房間。
“呀,兒子都在呢!”母親陳氏紅著臉啐了朱父壹口,還以為朱父要做那些個羞人的事呢。
朱父也跟鬧了壹個大紅臉,連連搖頭,拉著陳氏就進了房間。
壹進了房間,朱父就開始解腰帶。
陳氏見了臉更紅了,氣的使勁在朱父腰上掐了壹把,嗔怪道,“死鬼,知道妳受傷這段時間憋壞了,晚上,晚上再順了妳的意......”
陳氏說到這,忽然話停了,緊接著聲音高亢了起來,“朱守義,妳不是打劫去了吧?!”
朱父解開腰帶是因為,懷裏全是銅錢,袖子裏內搭錢袋早就裝滿了。
嘩啦,朱父將身上的銅錢全都倒在床上,雙眼興奮的看著陳氏,“我咋會打劫啊,這都是今天去鎮上拉人賺的!”
“真的?”陳氏興奮的亮了雙眸。
朱父用力的點了點頭,“今天正好是鎮上大集,人多些,我也多跑了幾趟,要是平時可能不會這麽多。”
陳氏雙眼滿是金子在飛,興奮的數了起來,好久才數完,總共有二百三十七文。
交通,尤其是壟斷性的交通,賺錢當然少不了。作為始作俑者的朱平安對此毫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