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從改變開始

壹白化貝

都市生活

“宿主需重新參加高考,達到必要性的擇優錄取!”   “我書都賣了,妳讓我復讀?”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六十章 帶來靈感的人

學霸從改變開始 by 壹白化貝

2024-5-18 18:12

  在科伊爾和麥錫森來找過陳舟之後,再也沒有人來打擾陳舟。
  唯壹可能令陳舟有點意外的是,弗裏德曼教授在科伊爾兩人來過之後。
  居然依舊沒有找他。
  這是很出乎陳舟意料的。
  在陳舟的猜測中,這兩人來這裏的目的是很明確的。
  在離開之後,或多或少是會和弗裏德曼教授提壹下他們來找過自己的事的。
  然後再加上克羅斯教授在中間的吐槽,弗裏德曼教授不找自己多少是令人有點想不通的。
  不過,想不通也就不再多想。
  投入數學和物理的陳舟,則再次把自己的節奏給提升了壹些。
  12月25日。
  米國人民的聖誕節。
  LIGO那邊也開始了放假模式。
  楊依依也就自己回到了麻省理工。
  事實上,LIGO早在三天前就開始了假期。
  只不過,為了手頭還未處理的課題資料,楊依依壹直留到了最後壹天。
  此時的麻省理工,已經陷入了新年的歡樂中。
  這種歡樂是氛圍上的,卻不是人數上。
  因為麻省理工留校的師生並不多。
  大部分還以華國學生為主。
  而聖誕節對於華國人來說,其實壓根沒丁點意義。
  宿舍裏,陳舟在寫完了最後壹行數學公式後,便放下了筆。
  看了眼時間,已經到了晚飯的時間點。
  微微偏頭,看向坐在另壹張書桌前的楊依依。
  楊依依此時還沈浸於自己的課題世界。
  從跟著韋斯教授開始,到前往LIGO,陳舟和楊依依兩人之間的物理研究方向,已經出現了壹定的偏差。
  兩個人也各朝著自己的路在前行著。
  緩緩起身,陳舟走到楊依依的身後,俯身看了壹眼。
  當看清楊依依筆記本上的內容後,陳舟不由得露出了壹絲微笑。
  不管別人的研究方法怎樣,至少楊依依受到陳舟的影響很深。
  兩個人采用的都是用大量文獻資料梳理課題研究脈絡,再尋找其中方向性的方法。
  只不過,相比於陳舟有著極優秀的數學基礎,以及錯題集這個神器而言。
  楊依依在這方面所需要花費的時間精力,就要多的多了。
  但相比於壹般人,深受陳舟影響的楊依依,卻要強上不止壹點半點。
  雖然那種方向性的判斷,很大程度來源於楊依依自身的經驗積累。
  但也體現著楊依依的學霸本質。
  她仿佛有著天生物理學家的敏銳直覺壹般。
  而這也是得到韋斯教授這位諾獎準候選人稱贊過的。
  所以,當看到楊依依也在采用這種方法,並且已經逐漸摸索出自己的道路時。
  陳舟的心裏,還是有點小雀躍的。
  似乎是感受到了身後男孩的存在,楊依依疑惑的回頭看了壹眼。
  而這壹回頭,恰好與陳舟四目相對。
  沖陳舟微微壹笑,楊依依輕聲問道:“怎麽了?”
  “沒什麽啊……”陳舟說著,伸手環住了楊依依,把頭擱在對方的腦袋上,柔聲說著,“就是好懷念妳在身邊的日子,現在每天都只有我壹個人,就會很想妳……”
  楊依依把手中的筆放下,溫柔的說道:“妳不在身邊的日子,我也很想妳……”
  旋即楊依依促狹壹笑:“不過在實驗室忙著的時候,倒是只能抽空想想妳。”
  聞言,陳舟故意撇嘴道:“那我豈不是只能排第二?妳的物理才是第壹位的?”
  楊依依歪了歪腦袋,想了想說道:“那倒不是,妳們是……並列第壹的……”
  陳舟輕聲笑了笑,緩緩松開環住的胳膊。
  楊依依隨即站了起來,看著陳舟問道:“那我不在的時候,妳乖不乖?那位諾特學姐有沒有對妳怎麽樣?”
  陳舟趕緊搖頭:“她能怎麽樣?我每天都是近乎閉關的模式,她想找我都不好找。”
  楊依依:“真的?”
  陳舟:“當然是真的!”
  楊依依故意露出不相信的表情:“嗯?”
  陳舟看著近在眼前的女孩,不再多做解釋,直接便吻了上去。
  這壹吻,陳舟用情極深。
  這壹吻,所有的思念,盡數道盡。
  良久,唇齒相分。
  好不容易才喘口氣的楊依依,就聽到陳舟惡狠狠的聲音:“現在信了吧?”
  “哼!”楊依依輕哼壹聲。
  既然是聖誕節,陳舟和楊依依也決定,短暫給自己放壹晚假。
  倒不是為了公寓樓裏舉行的活動,只是為了久別之後的溫存。
  來麻省理工這麽久,兩人雖然把學校摸索的挺清楚。
  但是校外的世界,對於兩人來說,卻並不是那麽熟悉。
  而波士頓這個購物天堂,自然也是情侶約會的天堂。
  當然,和楊依依約會,必不可少的便是美食了。
  其次,才是其它的任何好玩的東西。
  瘋了壹晚的兩人,盡情的享受著這份相聚的歡愉。
  而其他熟識的朋友們,也都識趣的並沒有打擾兩人。
  第二天壹早,兩人照例早起晨跑。
  因為放假的原因,楊依依口中以及心中所念叨著的那位諾特學姐,並沒有出現。
  陳舟自然也註意了這點,只是輕笑著搖了搖頭。
  果然,女孩都是愛吃醋的。
  不管那人有沒有威脅。
  晨跑結束的兩人,便在食堂快速解決了自己的早餐。
  雖然大部分學生都開始了假期生活,但學校還是留了兩個食堂窗口的。
  從食堂走回宿舍的路上,陳舟輕聲說道:“大概還有半個多月吧,我們也就要回國了。”
  楊依依輕輕點頭:“嗯,等妳手裏的工作結束,我們就回。”
  “嗯。”陳舟應了壹聲,沒再說話。
  楊依依這邊的工作不是壹時半會可以解決的,時間上也不急著出結果。
  所以,她是在等陳舟這邊的時間。
  而陳舟,也終於進入到了最後的攻堅戰。
  這個攻堅戰,存在於兩點。
  壹個是伽羅瓦群的阿廷L函數的線性表示,還差壹點關鍵性的靈感。
  如果這個靈感出現,那陳舟將會很快解決這個問題。
  並且代表著他在代數幾何領域的聲音。
  可如果這個靈感沒有出現,那陳舟就只能壹直被卡著。
  至於國家“萬人計劃”中所申請的哥德巴赫猜想這壹課題,進展始終不大。
  陳舟所期望的通過代數幾何,來完善分布解構法,並最終作用於哥德巴赫猜想的想法,也陷入了停滯。
  可能突破的希望,也在伽羅瓦群的阿廷L函數的線性表示這壹課題所需要的那唯壹靈感上。
  至於最終會不會由這壹點,造成點到線,再到面的突破。
  陳舟也不是很確定。
  畢竟,哥德巴赫猜想的解決,實在太需要創新性的數學工具和數學思維了。
  在沒有最終結果前,任何的創新性,也僅僅是創新性罷了。
  即使有錯題集的指引。
  因為錯題集並不會給出妳所需要的那種創新性。
  攻堅戰的另壹點則在膠球實驗課題的探測方法上。
  具體的實驗參數的修正,實驗數據的推導,陳舟都能憑借對數據的處理,對實驗文獻的分析,以及錯題集的方向指引來指正。
  但是探測方法上,光有方向性還不夠。
  就和哥德巴赫猜想所需要的創新性壹樣。
  所以,就算完成的研究成果是可以登上《自然》或者《科學》的優秀論文。
  對陳舟而言,實際意義還是不夠大。
  他想要尋找到那僅存在於理論中的膠球。
  看著陷入思考的陳舟,楊依依出聲問道:“在思考課題的事?”
  陳舟點了點頭:“嗯,有難點無法突破。”
  楊依依想了想,說道:“和我說說?”
  “壹個是代數幾何領域裏的數學難題,需要解決伽羅瓦群的阿廷L函數的線性表示問題。”
  “我現在已經完成了伽羅瓦群和阿廷L函數之間的聯系問題,但是在往最終的結果求證時,始終缺少點東西……”
  陳舟兩人說話間,已經回到了宿舍。
  來到書桌前,陳舟就拿起了寫滿數學符號和公式的草稿紙,指著上面的內容跟楊依依毫無保留的說出了自己的研究。
  對於代數幾何領域的難題,楊依依其實給不了什麽實質性的建議。
  雖然優秀的物理學家,必須是優秀的數學家。
  但是現在的楊依依,確實還達不到那個程度。
  但楊依依在聽完陳舟的話後,還是說道:“雖然我也不知道這個難題該怎麽解決,但是如果是我的話……”
  楊依依沈吟了壹下,才又說道:“我應該會先從阿廷L函數的線性表示入手,再去尋求伽羅瓦群的聯系,算是由果索因吧……”
  楊依依說的只是的想法,盡管她也知道自己給不了陳舟什麽更有建樹的意見。
  但是說與不說,卻是不同的。
  可陳舟聽完楊依依的話,明細楞了壹下。
  長久以來習慣了由因求果的陳舟,倒還真的沒試過楊依依口中的由果索因法。
  而且,楊依依的話,也給陳舟提供了更多的聯想。
  既然線性表示是果,那不僅僅是可以先求證阿廷L函數的線性表示。
  還有伽羅瓦群和線性表示的關系,或者說是推導原則……
  看著再次陷入思考的陳舟,楊依依這次並沒有再出聲打斷他。
  只是,她有些奇怪,難道自己這簡單的想法,都能給陳舟帶來靈感?
  靈感這玩意,陳舟不知道有沒有。
  但往往局外人的壹句話,會給局中人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
  陳舟現在覺得自己就是這樣。
  楊依依的無心之言,或許能夠給他帶來不壹樣的結果。
  良久,在楊依依已經坐在書桌前時,陳舟緩緩動了。
  他倒沒有急著去草稿紙上大書特書。
  而是看了壹眼手中的草稿紙後,緩緩把它們放回了書桌。
  然後,又挑挑揀揀的拿起了關於膠球實驗課堂的草稿紙。
  走到楊依依的書桌前,陳舟把草稿紙遞給她,輕聲說道:“依依,妳先看看,有沒有什麽建議。”
  楊依依伸手接過草稿紙,認真的看著。
  雖然她不知道剛才的陳舟在想些什麽,但是面對陳舟的話,她肯定不會拒絕。
  陳舟的想法,其實也很簡單。
  代數幾何領域的那個難題,驗證起來,不算太麻煩。
  即使他的想法,遠比楊依依的建議要多。
  那也不過只是兩三天的事。
  相比於代數幾何領域的這壹難題,陳舟覺得膠球實驗課題上的難點,楊依依可能提出的建議,才是真正的更具有建設性。
  畢竟,LIGO是如何觀測到引力波的?
  韋斯教授的最大貢獻是什麽?
  就是引力波的探測方法!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物理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各學科之間也是有著很大聯系的。
  陳舟便想要從“探測大師”的弟子手中,尋找到膠球的合適探測方式。
  等到楊依依看完後,她也明白了陳舟的意圖。
  轉頭沖陳舟笑著說道:“LIGO可是激光幹涉引力波天文臺,和妳們SLAC觀測膠球的方式,可壹點也不壹樣。”
  陳舟倒不是不介意的說道:“那沒關系,我只是想知道妳的想法。”
  “嗯……那好吧……”楊依依說著,又看了壹眼手中草稿紙上的內容。
  說實話,她對陳舟的研究方式,壹直十分驚嘆。
  現在握在手中的這些內容,也壹樣令她感嘆不已。
  雖然她是從陳舟那裏學到的同樣的方法,但是相比起來,她覺得自己就是個孩子。
  而陳舟,是巨人。
  過了片刻,楊依依說道:“原理什麽的,我就不說了,和妳說壹下LIGO探測器的壹些特點吧。”
  “好。”陳舟點點頭。
  原理什麽的,確實也不需要楊依依再過多介紹。
  陳舟先前就自己了解過。
  畢竟,自己女朋友的研究內容,多少還是需要關註壹點的。
  “LIGO在兩個站點建造有三臺探測器,在華盛頓州的漢福德建有雙臂長度分別為4千米和2千米的兩臺探測器,而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利文斯頓建有壹臺雙臂長度為4千米的探測器……”
  “LIGO的防震系統能夠壓抑各種震動噪聲,真空系統是全世界最大與最純的系統之壹,光學器件具備前所未有的精確度,能夠測量比質子尺寸還小壹千倍的位移!”
  “電算設施的高超功能足以處理龐大實驗數據,最佳靈敏度已經達到10的數量級。在S6科學探測時,其激光功率從10瓦特提高到30瓦特以上,探測範圍可擴大8倍!”
  “其後便進行了‘先進LIGO’的升級計劃,激光功率從初始版LIGO的10瓦特提升至200瓦特左右,探測頻帶下限從40Hz延伸到10Hz,靈敏度比初始版LIGO高出10倍!”
  “這意味著LIGO能夠探測引力波的距離比先前高出10倍,探測範圍也擴大1000倍以上,能夠探測到的可能引力波波源比先前多出1000倍!”
  “至於在具體探測時,LIGO所選擇的探測頻帶往往在……”
  楊依依的聲音雖然平淡,但是隨著她的講述,陳舟的腦海裏開始核算這些數據所代表的具體意義。
  所謂的參考性,也在這些具體意義之中。
  實際上,探測方式的最直接體現,往往取決於探測儀器的靈敏性。
  能夠達到儀器靈敏度要求的探測器,才是最合適的探測器。
  “此外,位於意大利比薩附近的處女座幹涉儀,也就是VIRGO是壹架雙臂長度為3千米的地面激光幹涉儀,參與了S5的最後部分探測工作,VIRGO也具有和LIGO相媲美的靈敏度。”
  “這臺幹涉儀現在正在進行‘先進VIRGO’的升級工作,從韋斯教授那裏得到的消息是,在升級完成後,會正式加入LIGO,和現在的兩個探測器共同運作。”
  “到時候,三個探測器應該能夠更加準確地給出引力波波源的位置……”
  雖然說到後面,楊依依說了壹些題外話,也算是她的壹些期待。
  但是這給了陳舟壹種新的靈感。
  那就是靈敏度的提升,通過探測儀器的增加,能夠具體實現?
  在陳舟思考間,楊依依又說道:“妳現在想要找到的膠球探測方法,是肯定和引力波探測方式不壹樣的。”
  說完之後,楊依依停頓了兩秒,又繼續說道:“但是膠球探測器,或者說高能物理實驗研究,需要的是粒子加速器和探測器及其它設備的組成。”
  “加速器將微小帶電粒子加速到非常高的能量,速度接近光速,然後打到固定的靶上或彼此對撞,以研究物質深層次的結構。”
  “探測器用來探測碰撞產生的微小粒子,記錄各種信息,本質上多少還是和引力波探測器有著很大不同的。”
  “不過,怎麽說呢,現在用於固定靶和對撞機的大型綜合多粒子譜儀,以及及非加速器宇宙線實驗的大型電子學探測器陣列,或許還是能夠在引力波探測器上找到壹些相似性的……”
  楊依依並沒有說的多麽絕對,但也不是完全的否定。
  相比於代數幾何領域那壹難題的完全沒多大想法,關於膠球實驗課題這壹同屬於物理學觀測實驗的內容,她還是有壹些自己的看法的。
  聽到楊依依的話,陳舟點了點頭,輕聲說道:“我翻過壹個文獻資料,是關於關於當前物理學界各種探測儀器的介紹和比對的,內容也是最基礎的那部分……”
  說到這,陳舟突然不說了。
  因為他忽然想到了什麽。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