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

江南說書人

歷史軍事

西元1864,崇禎237年,3月。 此時此刻,中華大地上,湘軍合圍南京城,洪秀全重病不起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16章 糧食太多了怎麽辦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 by 江南說書人

2022-6-5 21:13

  今年是大明德武五年,也是《大明第壹個五年計劃》結尾收官的決戰決勝之年。
  當然,由於德武壹年朱富貴基本上都在領著土著鉆山溝,打遊擊,所以所謂的第壹個五年計劃其實只有四年。
  不過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德武二年制定的第壹個五年計劃還是太保守了。
  比如說,在《大明第壹個五年計劃》中規定,大明將在德武五年十二月底以前建成150萬畝以上的農墾區,以保障糧食自足。
  但截至目前為止,大明已完成新津軍墾區130萬畝,新黃河農墾區70萬畝、新珠江(科羅拉多河)農墾區350萬畝,中央大平原農墾區1700萬畝。
  加上老百姓自發開荒耕種的零散耕地,共計耕地2700萬畝。
  即便都以水稻直播、玉米粗狂化種植,大明如今農作物總產量也超過了1800萬噸,人均5000斤!
  十倍於每人每年500斤的生物學需求。
  多出來的糧食主要是用來釀酒、餵豬養牛,轉變為更高價值的肉蛋奶及副食品。
  剩下的糧食用來向左、李出口換取人口和其他資源,或者向南方政府換取西瓜、棉花和甘蔗。
  當然,處於極端貧困的阿茲特克大公國同樣需要救濟。
  糧食換可可計劃正在穩步推進。
  不過就算如此,還是有很多富裕的糧食,倉儲成本很高。
  朱富貴只能含淚拿來向平臺廉價出售。
  ……
  因此為了解決糧食產能過剩問題,朱富貴還是很重視胡雪巖的到來的。
  胡雪巖可能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有名的紅頂商人。
  關於他如何平步青雲,如何快意洋場,又最終如何壹夕之間轟然倒塌,革職抄家的故事壹直被人津津樂道。
  如今李左之爭並不存在,至少並不處於白熱化狀態。
  分別作為李鴻章和左宗棠錢袋子的盛懷宣與胡雪巖也能在對明人口貿易的糾紛之余推杯問盞,互為知己。
  晚晴壹代商業傳奇的落幕大戲是否會上演還猶未可知。
  不過在朱富貴看來,歷史上由於左宗棠老邁失勢,從而導致胡雪巖的失敗,固然是因人廢事,可至少也意味著中國數千年來士商關系依然穩固。
  高情商的說法,資本始終無法徹底綁架權力。
  低情商的說法,窮不與富鬥,富不與官爭。
  “奸商謀利,病民蠹國”這句評語當然非常有失偏頗,但也不能說沒有些許道理。
  資本與官僚哪個更容易走向墮落,這個還真不好說。
  至少站在朱富貴本人的立場上,天然對於大資本是抱有警惕的。
  當然了,妳若問如今大明誰是最大的資本家……
  那自然是朱半國,朱富貴本貴了。
  在摘星臺二樓的天(戊)字號會客廳,朱富貴會見了胡雪巖為代表的楚國公府代表團壹行。
  說起來,這還是朱富貴第壹次見到活生生的晚清歷史名人。
  之前無論是李鴻章他們,還是杏貞兒,朱富貴也只不過是神交而已。
  即便是放寬到整個近代史上,朱富貴真正見著真人的也就森下拐回來的伊藤博文。
  槍打林肯什麽的……
  比八百裏外用手裏劍射初代目還不靠譜。
  以朱富貴有限的經驗來看,這些歷史名人其實未必有多麽強悍的天賦。
  就拿伊藤博文來說吧,確實是壹個非常好用的頂級秘書,但還達不到野史小說裏智多近妖的程度。
  後世有種說法。
  為什麽許多大老板特別迷信,不僅僅是對於神偶迷信,對於自己本人也特別迷信?
  比如說,有壹個成功的地產商,因為心臟疼痛而夜掛急診。
  醫生判斷病情嚴重需要立刻住院,否則有猝死風險。
  但他卻自信滿滿地表示已經看穿了醫生騙錢的伎倆,在朋友圈上發文:“錢還沒花完,事還沒做完,女兒還小、老婆還年輕,老天爺不收的。”
  壹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狂妄模樣。
  結果4天後,他的訃告就被發出來了。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有種說法是,其實許多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不過是無數個偶然因素疊加在壹起而已。
  很多時候,他們甚至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成功。
  最終只能歸結為自己是特殊的,是有“天命”加身的。
  依朱富貴看來,如今依然在南京城裏蹦跶的洪秀全老弟,就是此中翹楚,病入膏肓。
  胡雪巖當然不是洪神棍那種糊裏糊塗就成功了的家夥,不過他的成功卻也是與這個時代,與舊官僚體系深深綁定的。
  因此朱富貴無意於揮鋤頭挖角,自然也就沒有給他什麽倒履相迎、抵足而眠的禮遇。
  而是采用了他這種半官半商的紅頂商人最喜聞樂見的形式——紅包與回扣。
  盛懷宣把控著長江以北、黃泛區的災民募集渠道,而胡雪巖則掌握著福建、贛南,乃至廣東的相關渠道。
  目前,大明的北美本部的總人口已經達到660萬人,每月的人口增長都保持在9.5%左右。
  這是經過反復計算和實踐檢驗得出來的速度。
  再快的話,就會導致歸化教育質量降低,社會穩定性下降了。
  如果說在壹年前,大明境內還遍地福廣口音的話,如今江北官話口音的人已經占據多數了。
  而且就像後世的深圳壹樣,因為大家都不是土著,來了都是大明人,倒也沒有太明顯的地域歧視,更沒有所謂的“排外”。
  但是,“每月人口增長9.5%”,這其實是壹個復利模型,隨著底數越滾越大,每月大明需求的移民也會越來越多。
  簡單來說,就是保持這壹速度,到今年年底,大明北美總人口將達到1961萬人。
  明年年底為5828萬人。
  後年就會到達驚人的1億7千3百16萬人。
  當然,這是完全不可能的。
  如今全中國總人口也就4億3千萬人。
  這相當於要把全中國1/3的人口移往北美。
  既不現實,也沒有必要。
  因為北美地區的人口本身也是會自然繁衍的。
  後世到1981年的時候,中國人口超過10億人。
  32年時間實現人口增長壹倍。
  大明的人均糧食、土地、能源,以及其他資源都要豐富得多,20年翻壹番絕非難事。
  也就是說,只要大明北美擁有5000萬中華移民,那麽在朱富貴含笑離世前,總人口就能達到3~4億。
  而大明神州本部(不計算日本、朝鮮、南洋及其他領土)的人口則為7~8億左右。
  這是壹個非常理想的數字了。
  因此,3年完成移民5000萬,這是大明必須完成的目標,也是解決糧食產能過剩最好的辦法。
  於是。
  朱富貴喝著胡雪巖帶來,經過檢測無毒的武夷山大紅袍,笑瞇瞇地道:“胡愛卿,朕聽說閩廣之地如今不太平哪?”
  胡雪巖連忙道:“回稟萬歲,楚國公帥提督閩浙,平定粵匪……受清妖蒙蔽與那個……太平軍作戰已經平定多日,雖不說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卻也稱不上不太平哪!”
  “朕非是指太平軍的事情……”
  朱富貴搖了搖頭,將那幾十兩銀子壹兩的大紅袍牛飲壹口後,朱富貴探身道,“朕聽聞,粵閩土客械鬥,死傷百萬、血流千裏,我華夏子民為了那壹畝三分的窮山惡水拔刀相向,實在人間慘劇,楚國公卻似乎無意調停啊?”
  “胡雪巖,妳說可有此事!”
  說到最後,朱富貴幾乎拍案而起。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