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漁場

全金屬彈殼

都市生活

愛藍天,愛綠樹,更愛波瀾浩瀚的大海。   淺海魚,深海魚,龍蝦還有大海蟹,吃貨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625章 漁場生物鏈之基

黃金漁場 by 全金屬彈殼

2018-6-26 19:15

  秦時鷗回到漁場的時候,豐收號剛剛入港,告別號則準備出發。
  巴特勒打來了電話,要他準備第三批漁場的漁獲,他們已經在整個紐約州做出了口碑,是進軍邁阿密的時候了。
  漁場捕撈和公海捕撈不是壹回事,漁場裏的魚是自家的東西,只能捕捉個頭足夠的大魚,小魚要放走。所以活比較累,撈上魚之後得分類,不符合捕撈條件的放回海中。
  公海捕撈就簡單了,根據漁業部要求選擇合適網眼的漁網,然後下網撈就行了,管它撈上來的是什麽,大魚小魚堆積在壹起,漁業部也不會很認真檢查。
  因為紐芬蘭漁場的教訓,加拿大對漁業這塊管控屬於比較嚴的了,漁船出海會很老實的按照規定選擇漁網。如日本和印尼、菲律賓之類的國家,他們漁船都選擇最小的網眼口徑,遇到魚群就要弄它們壹個全軍覆沒。
  漁船壹共有十幾個漁夫,壹艘船上用不了這麽多勞動力,秦時鷗就出動了告別號,反正這艘船是拖網遊艇,用來捕魚也很合適。
  秦時鷗將車停下上豐收號上看了看,漁獲又是豐收了,裏面大西洋鱈魚和黑線鱈肥肥壯壯,全身散發著細膩的柔光,壹看就是肉質上佳的好魚。
  但漁場單壹養殖也不行,螃蟹、龍蝦和貝類方面並沒有什麽產出,秦時鷗決定下壹步就要養殖螃蟹了,貝類可以再擱置壹下,不要心急。
  漁夫們壹箱箱漁獲運到冰庫,秦時鷗去收拾他的早餐小菜。
  油泡牛肝菌簡單,洗好後拿出來曬幹,秦時鷗在別墅前撐起了個支架,將牛肝菌切成壹條條放在上面暴曬。
  熊大以為是什麽好吃的,就站在支架旁邊昂著頭使勁抽鼻子嗅。
  秦時鷗上去給了它壹個鬧崩,道:“去樹下趴著睡覺,別給我打翻了,否則三天沒有晚飯吃!”
  熊大怏怏不樂的走開,但它後面找到大白,壹甩頭大白就明白意思,伶俐的爬上支架給它拿了壹條牛肝菌吃。
  牛肝菌不做熟,味道實在壹般般,熊大咀嚼了壹番,張開嘴吐出沒什麽滋味的牛肝菌,悠悠閑閑的爬到樹下倚著樹幹打起了瞌睡。
  泡椒山香菇可以現做現吃,秦時鷗從冰箱裏拿出泡椒,他挑選了壹大把個頭肥大、色澤黃綠的泡椒,去蒂洗掉多余的辣椒籽,整個用醋和醬油腌制。
  山香菇需要先用水煮熟,煮的時候在裏面加壹點鹽,以前秦時鷗的母親經常做這道菜,所以他做起來算是輕車熟路,煮好之後曬幹,再混合泡椒倒上醋和醬油腌制就行。
  做這道菜不用雞精,因為山香菇本身就有鮮味,腌上鹹味、辣味和酸味之後,就是壹道好菜。
  秦時鷗找泡菜壇子盛好,嗅了嗅味道覺得不錯,滿意的拍拍壇子放到了廚房角落裏。
  松鼠小明蹦蹦跳跳的跑進來,拿了壹個松子給他吃,算是溝通感情。
  秦時鷗做了小份的水果沙拉放到地上,小明跑出去呼朋喚友,帶著小黃鼠壹家跑進來壹起享用這份大餐。
  對於小黃鼠壹家,秦時鷗有些頭疼,這些小家夥挺乖巧可愛的,可它們有壹個愛好讓人郁悶,那就是打洞。
  小黃鼠們滿漁場土地裏打洞,大鵝時不時的就會陷下去壹個腳掌,鵝體肥重慣性大,這樣很容易扭斷腿腳。
  這個問題秦時鷗沒辦法處理,只好先擱置在腦後,和熊大並排躺在楓樹下,將海神意識放入漁場。
  今年漁場更加熱鬧了,高質量的海藻引來了更多的魚類,壹些小魚是在漁場孵化的,它們沒有像父輩祖先那樣回到深海,而是留在了漁場海域,比如毛鱗魚。
  毛鱗魚生性比較古怪,它們上岸產卵,小魚孵化後被海浪帶回大海,隨後主力會進入深海,但有壹部分不知為何,卻會巡遊進入河水中,變成淡水魚。
  上次毛鱗魚在漁場的海岸上產卵後,海浪席卷而來將魚的受精卵帶到水裏,早就已經孵化了,現在過了兩三個月,小魚都發育到成年了。
  這點是漁場對毛鱗魚的改變,正常的毛鱗魚長勢比較慢,從小魚苗長到成魚至少需要半年,如果在寒冷的深海那得要八個多月,可是在漁場,時間縮短了壹半多。
  當然,即使毛鱗魚成熟,也不過才七八公分長短。
  秦時鷗很歡迎毛鱗魚留下,這種魚因為個頭小,經濟價值壹般,不是沒有營養,而是不好捕獲,捕獲量也少,除了每年繁殖的時候,很難找到毛鱗魚群。
  可是按照加拿大漁業法的規定,不管什麽魚,哪怕是棘鱗蛇鯖和異鱗蛇鯖這種被北美列入禁用名單的魚類,繁殖期間都不允許捕獲。
  這樣,魚太小需要的漁網網眼就小,可對於深海漁船來說,他們是不攜帶小網眼漁網上船的,這樣恰好毛鱗魚是生活在深海,所以毛鱗魚的捕撈量就很難提上來了。
  但對於漁場,毛鱗魚是壹種很合適的底層食物鏈生物,它們容易帶魚籽,是所有肉食性魚類口中的美食,營養豐富,比鯡魚和鯖魚更適合做鱈魚、大馬哈魚、金槍魚的餌料。
  為了保護這些毛鱗魚,秦時鷗不得不將它們聚集起來,然後給它們統壹灌輸海神能量。
  另外,他選了壹批魚特意生活在坎巴爾山河流入海口,因為這裏水流湍急,大型魚輕易不會靠近,即使來了也不怕,毛鱗魚是可以洄遊進淡水河避難的。
  給遇到的毛鱗魚灌輸了海神能量,秦時鷗去入海口的海域看了看,這壹看發現有點問題了。
  毛鱗魚實在太美味,竟然引來了大群的尖嘴魚!
  尖嘴魚顧名思義就是嘴巴尖尖的壹種魚,海洋裏被冠以這個稱呼的魚類很多,但在紐芬蘭,這個稱呼特指壹種魚,那就是鱷形叉尾鶴鱵。
  鱵(zhen)魚的名字來源於它們那奇特的嘴型,上腭短小呈三角形、下腭超長仿佛是壹根針,壹般棲息於近海、河口的中上層,也能進入淡水,主要食用綠藻、浮遊生物及小甲殼等動物。
  大多數鱵魚體型是比較短的,但鱷形叉尾鶴鱵是個異類,能夠長到壹米半,它們性情很是兇猛,堪稱是海洋中的‘鳡魚’,形象、性格和捕食方式都類似。
  因為各種原因,尖嘴魚最喜歡吃的就是毛鱗魚,這樣當尖嘴魚群出現在入海口處水域的時候,毛鱗魚群就危險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