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樹苗
我在六朝傳道 by 日日生
2023-10-25 22:28
英雄會召開在即,正經門裏難得的安靜了下來。
這壹次來的人,還沒有出現重量級人物,也沒有重要勢力的代表,讓門中弟子有些赧然。
就算是正經門這些十分愛戴掌教的弟子,私下也以為掌教這次有些自大了,如此盛事需要壹個在六朝人人欽服的英豪來舉辦,掌教他似乎還有些……3
往好聽裏說叫心比天高;實在點說這就是自不量力。
就在這種奇怪的氛圍中,李漁絲毫沒有受到影響,他正在謀劃另壹件大事——討伐方臘。
至於英雄會,他更是不著急,他不但今年要開,以後還要繼續開。
五年壹小開,十年壹大開,只要自己實力在提高,這盛會總有興起那天,屆時自己的理想也會實現。
古往今來,能長生的人屈指可數,長生了能不死的,又不到萬千分之壹。
李漁自己學會了太平清領書,已經摸到了長生的門檻,實在不行還可以死磕,茍上幾千年,這些豪傑都死了,自己修到絕頂也要繼續出來辦。
至於說會不會被嘲笑,李漁更加不在乎,縱使天下庸碌之人皆嘲笑又何妨,被嘲笑不會有任何實質性的傷害,只要認定了道路是對的,道心不改,連生死之地都不怕,還怕冷嘲熱諷?
這次的第壹屆英雄會不管來的都是什麽人,他都準備好了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完全不管那些風言風語。
對付方臘,李漁覺得自己只有在開戰的時候,於軍中助攻,前線攻城略地的事,還是要交給專業人士去做。
李漁寫完壹封給嶽飛的密信,伸手壹指,空中出現壹個紙鶴,振翅而飛。
他走出後山的地道,懷裏揣著壹本秘籍,名叫《遊仙訣》。
這是很適合李瓶兒修煉的,它沒有厲害的殺人技,只是修養自身。配合自己的青木訣,可以讓她慢慢提升境界,反正她也不急著提升與人爭鬥的能力。
再者說戰鬥是要看天賦的,金蓮學了個水字訣,本是救人的神技,被她用的殺人於無形,跟個刺客技能壹樣。
剛走出地道,就看到後山樹林中,壹個小小的身影,正在給壹株小樹苗澆水。
李漁走了過去,發現是林黛玉,她的眼神中充滿了新奇,應該是親眼目睹了自己樹苗發芽成型的全過程。
李漁輕輕壹咳嗦,提醒她後面有人,林黛玉嚇了壹跳,回頭壹看是李漁,臉蛋還泛著些紅暈,激動地說道:“漁哥哥,妳看!”
李漁蹲下身子,仔細看了起來,沒想到這玩意這麽快就成型了,雖然還是壹株小樹苗,但是生命力之旺盛,李漁幾乎能聽到它蓬勃的脈動。
上面掛著的唯壹壹片嫩葉,正在陽關下舒展,貪婪地汲取著陽光雨露。
“這是壹株什麽樹?”
林黛玉微微搖頭,隨後又興奮地說道:“它是我種的樹,是壹種獨壹無二的樹,我要給它取名叫‘林氏玉樹’。”
李漁哈哈壹笑,林黛玉這壹世沒有經過兩元鑄心陣的摧殘,所以性格不再如書中那麽敏感脆弱,再加上和福金廝混久了,整個人都活氣了起來。
李漁揉了揉她的腦袋,說道:“那妳可要照看好它,而且不要光知道澆水,還要觀察它的律動。”
“樹也有律動麽?”
“樹也是壹種生命,自然是有律動的,世上的植被遠多於人和動物,而且他們對這片天地的作用,也比動物大。”李漁沒有說,這小丫頭自己,就是壹株絳珠仙草。
林黛玉眼珠壹動,靈動的眸子裏,閃爍著壹陣光彩,然後小手輕輕壹舉,在樹苗旁邊布下壹個袖珍版的聚靈陣。
李漁試探了壹下,這聚靈陣的效力,幾乎就是相當於自己在正經湖布下的萬分之壹……
不過也算是不錯了,這麽點東西,能需要多少的能量。
出乎李漁的預料,林黛玉學這些東西,還算是蠻有天賦的。
陣法是很晦澀難懂的,李漁當初學習時候,頭疼了好幾天,是那種物理意義上的頭疼,甚至有些發暈。
這是人族智慧的結晶,是壹種利用天地大道規則的手法。
樹林後面的小路上,薛寶釵懷裏挎著壹個籃子,是她和香菱剛剛采的果子。
她支開了香菱,自己送了過來,滿心希望能和李漁獨處壹會。
雖然和他獨處的時候,總是有些害羞,但是心中卻十分幸福甜美。
寶釵年紀不大,卻是個早熟的性子,有時候甚至會想象到壹些相夫教子的畫面,讓她自己也忍不住啐自己。
可以說,自從知道自己體內的那道佛印,寶釵和李漁之間純潔的師徒之情就變質了。
這小妮子總是莫名的羞赧,而且很殷勤地為李漁做壹些小事,就像是壹個小妻子壹樣。
她看到前面有人,好奇地壹翹腳,只見李漁和黛玉兩個,蹲在地上,看著壹株小樹,說說笑笑,十分親昵。
寶釵心裏頗有些不是滋味,她故意加重了腳步聲,等到兩個人擡頭,她才笑道:“呀,怎麽在這蹲著,打擾到妳們兩個了麽?”
李漁沒好氣地說道:“有什麽打擾不打擾的,妳也過來看看。”
寶釵的五行靈根,沒有特別出眾的,但是她也沒有完全不通的。
這種資質和李漁有點像,和黛玉、金蓮這種壹脈資質超群的不同,但也說不上誰的好誰的壞,全看後天選擇的道路是否正確還有修煉的方向以及悟性。
寶釵壹聽是和修煉有關的,這才收起了拈酸吃醋的小性子,和他們兩個壹起,蹲在地上湊著腦袋觀察起來。
李漁手指壹動,加強了壹下黛玉的聚靈陣,這株樹頓時活泛起來。
卷曲的嫩葉慢慢伸展開,就像是稚嫩的孩子伸了個懶腰。
樹葉上的紋絡十分新奇,仔細壹看,那勾勾彎彎的脈絡,組成壹個圖案。
寶釵驚叫道:“這樹葉上的紋理,倒像是個手掌。”
壹語點醒了李漁,他展開手掌,壹看自己的手心,確實和樹葉上的紋絡有些像。
“這是什麽鬼樹?”
林黛玉不滿地糾正道:“是‘林氏玉樹’。”
李漁站起身來,笑道:“妳們在這慢慢看,我下山壹趟。”
“妳去哪?”兩個少女異口同聲地問道。
李漁當然不肯說自己是去見情婦,還是個有夫之婦,便咳嗦壹聲正色道:“我去幹正事,小孩子別亂問。”
“這是我給妳摘得果子。”
李漁低頭壹看,紅彤彤的十分誘人,伸手拿了壹個笑道:“黛玉,給妳壹個。”
寶釵低著頭,咬著嘴唇,有些不開心。
李漁自己也吃了壹顆,笑道:“紅玉果是最能補充靈力的,妳們平日裏可以做成果泥,帶在身上。”
寶釵和黛玉壹起白了他壹道,然後低頭興致勃勃看起樹葉來。
這株奇怪的樹苗,李漁也沒有放在心上,畢竟它現在只是壹株幼苗,有的是時間來研究。
走到山門下的時候,迎面走過來壹個小黑胖子,身後跟著壹群大漢,吆五喝六的十分囂張。
他們走到哪,都帶著壹股酒味和汗臭混雜的氣味,對於宋江來說,這種滋味就是弟兄們的情誼,對於其他人來說,則顯得不是那麽友好。
“公明哥哥。”
宋江笑吟吟地說道:“李漁兄弟,我們幾個正準備來門中,找呂長老喝酒,妳要不要壹起?”
李漁伸手壹招,示意他到壹旁的路邊上,李漁摟著宋江的肩膀,小聲說道:“公明哥哥,妳知道那後山的廂房中,住進了壹個什麽人麽?”
宋江笑道:“李漁兄弟,妳這不是難為人麽,妳那勞什子英雄帖發出去,後山住了沒有壹千也有八百,哥哥哪知道住的都是誰。”
李漁神秘兮兮地說道:“有壹個特殊的,公明哥哥要不要去見壹見?”
“叫什麽?”宋江很開心,交朋友是他最大的興趣。
“陳碩真。”
宋江嚇得差點壹個趔趄,問道:“誰?”
“赤天聖母,陳碩真。”
“李漁兄弟,妳不是開玩笑呢吧?”宋江問道。
李漁呵呵壹笑,整了整道袍,說道:“這我哪敢亂說,妳知道她是個什麽厲害角色,我吃飽了撐的在這造謠。”
宋江的好心情壹下子沒有了,他拍打著手掌,嘖嘖道:“她怎麽來了?”
“這我可就不知道了,妳要是想去敘敘舊,可以找黃信,讓他帶妳去。”
宋江愁眉道:“讓我再想想吧。”
陳碩真是八世真仙,差壹點就讓她功德圓滿了,若不是要做人族之皇,現在估計已經是天上地下最強橫的幾個存在之壹了。
宋江說他的天書,是九天玄女傳授的,估計就是陳碩真給他的。
從左慈的話來看,當年陳碩真創建火鳳社,培養了壹大批的高手。
這些人本該揚名立萬,幫助她逐鹿中原,拿下人皇之位。可惜壹顆隕石從天外飛來,將他們全部砸死了。
他的那些手下,能讓左慈都畏懼萬分,至今不敢提天子樓和萬世基,說明九天玄女想要培養壹個高手,對她來說是很簡單的壹件事。
她費盡周折,把宋江等人搞下凡,然後又傳授給他三卷天書,不知道是什麽目的。
李漁原本以為,她是打算收伏宋江,好讓這壹百零八顆煞星為她所用,繼續圖謀她的皇帝大計。
可是從如今宋江的表現來看,估計個中還有內幕。
李漁幸災樂禍的笑了笑,背著手繼續下山,照夜玉獅子在山門處刨蹄,李漁伸手壹招,它才緩緩跑了過來。
李漁躍上馬背,在汴梁街頭穿街過巷,來到壹處宅子前。
他搓了搓手,笑吟吟地走了進去。
……
皇宮,大慶殿。
劉伯溫看著三個小泥人,笑著問道:“陛下,這三個小家夥,是怎麽來的?”
趙福金剛想開口,薛寶琴在她身後輕輕壹咳,趙福金馬上緊緊閉住了嘴巴。
她這才想起來,李漁哥哥和林國師都曾經叮囑她,不能隨便跟別人說自己會捏泥人的事。
她展顏笑道:“是別人送的。”
劉伯溫眼中閃過壹道異彩,他已經確定,這泥人就是趙福金自己捏的。
用普通泥土捏泥人,竟能開啟靈智,這是他聞所未聞之事。
自從盤古開天地,只有女媧氏有這個傳說,還不知道真偽。
而且女娃有大功德在身,眼前的少女,雖然號稱女帝,但明顯是個女孩兒,沒長大的那種。
到底是什麽靈力,能讓她無功德之實,卻能做成如此匪夷所思的事。
劉伯溫知道,只要自己繼續留在她的身邊,這個問題遲早會弄清楚的,到時候石人的秘密或許也能解開。
莫道石人壹只眼,攪動黃河天下反……
劉伯溫失神的時候,趙福金突然問道:“先生,江南道的嶽飛,說是要去攻打清溪洞,先生覺得怎麽樣?”
劉伯溫怔了壹下,隨即很快緩過神來,捏著下顎的胡須,笑道:“江南道是大宋的糧倉,六朝最富庶繁華的地方,這些年被折騰的不像樣子,竟然成了大宋的累贅。”
以他的眼光來看,大宋的趙佶和蔡京,就是壹對千古罕見的昏君佞臣。
栓兩條狗在他們的位置上,也不會幹的比他們差,至少狗不會想出花石綱這種主意來。狗也會水淹河北,破壞自家子民的家園,讓自己的領土變成泥沙汪洋。
大宋是個什麽位置?
大宋有六朝最肥沃的土地,有最發達的水道,又處於最中心的位置。
想要治理好大宋,在他眼裏實在是太簡單了,趙佶和蔡京能把國家治理成這個樣子,四處受敵,最後身死名敗,簡直是拿著壹個金碗在要飯。
這等膏腴之地,這麽廣袤的疆域,這麽龐大的人口,要是給劉備,西蜀上下能高興地睡不著覺。
劉伯溫在心裏吐槽了趙佶和蔡京壹會,才轉過身來,說道:“江南道必須得打,而且要快點打。方臘的明教,已經作惡太久了,若是再讓他們活蹦亂跳的,大宋民間藏著的那些人,只怕要壹起擡頭,效仿這位江湖草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