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莫要讓令師等急了
芫世家 by 壹視若莫
2023-7-16 10:45
看著兒媳懷中的小家夥,陳子漠緩緩向他伸出手,想知道自己的小孫子身具何種靈根。
陳天鴻和湯雨晴都是金丹修士,他們夫妻二人的孩子沒有靈根的可能性很低,比萬分之壹的概率還低。
除此之外,湯雨晴懷孕期間,陳子漠還花費巨資購買大量溫和靈物給她服下。
盡管大部分靈物都被湯雨晴吸收煉化了,不過被腹中胎兒吸收的靈物精華也不少,少說兩三成靈物還是有的。
吸收了那麽多靈物精華,就算嬰兒原先沒有靈根,也能在娘胎中給他造出靈根。
當手伸到半空中,陳子漠突然想到了什麽,又把手收了回來。
“安兒還太小,過幾年再測靈根也不遲!”
陳天鴻和湯雨晴見狀,也不知道該說什麽了,只能強忍著笑意不笑。
他們夫妻二人都知道,陳子漠是見安兒還太小,現在測靈根怕給他幼小的身體不利的後患。
這種可能不是沒有,但那都是築基修士出手給新生嬰兒檢測靈根才有可能出現。
金丹修士只要稍微註意壹點,控制好出手檢測靈根的法力,基本不可能出現那樣的情況。
陳天鴻見到這壹幕,心中高興的同時還有壹點失落,兒子果然是比不過孫子啊!
陳子漠雖然是壹個合格父親,但也只是勉強合格,從來沒有像現在關心孫子這樣在乎過自己的兒子。
……
春去秋來,四季替換,四年的時間壹緩而過。
四年前只會在母親懷裏嚎啕大哭的嬰兒,如今已經到了狗嫌貓厭的年齡,天天都將家裏院子搞得烏煙瘴氣的。
寬敞的院子裏,壹個穿著紅色單衣的小男孩正坐在凳子上壹臉不情願的學認字。
臉上不情願,心中也不情願,但還是不得不學呀,不然壹旁的戒尺可就要開葷了。
壹年前,陳子漠親自給剛滿三歲的小孫子測靈根,靈根自然是有的,而且還是極好的火土雙靈根。
陳氏立族至今快有千年的歷史了,雙靈根修士壹共只有兩人,壹個是正在閉關突破陳子輝,另壹個就陳世安了。
給小孫子檢查靈根後,陳子漠親自帶著他去了壹趟族祠,在族譜寫上了陳世安的名字。
仗著有爺爺的寵愛,陳世安四歲前都是過著霸王的日子,想要什麽就有什麽,想做什麽就做什麽。
可四歲的生日壹過,陳世安的生活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的地獄生活也就在那天開啟了。
天天都跟著母親學字,每天就只有三個時辰的休息時間,壹刻鐘都沒有多的。
陳世安為此反抗過,耍過無奈,將能用的招數都用了,可最終都只換來母親的壹頓教訓,甚至是戒尺炒肉。
陳世安現在只有壹個奢望,那就是外出辦事的爺爺快點回來,然後向爺爺告母親的狀,重回幸福生活。
為此,陳世安每天忍辱負重的跟母親學習,全力完成母親下達的任何壹個任務,只待爺爺歸來。
只可惜那壹天只會在他的幻想裏出現,永遠不會在現實出現,直到他自己明白這個道理。
事實上,陳子漠根本就沒有離開青芫山,只是沒出現在陳世安的視野裏罷了。
四歲之前,陳世安的年紀還小,他想怎麽玩就怎麽玩,陳子漠和陳天鴻夫婦都隨著他。
四歲以後,陳世安就不能瘋玩了,鍛體、學習、乃至於修煉都該提上日程了。
為了讓陳世安盡快適應,他最大的依靠——爺爺有事“離家”了。
沒有靠山的陳世安完全不敢和母親叫板,只能聽從母親的安排,去做壹些他並不喜歡的事。
院子外,陳子漠看到院子裏陳世安正在習字,臉上露出了壹絲淡淡的笑容,隨後離開了此地,去議事大殿安排壹些事。
不知不覺間十年就過去了,下個月就到了陳子漠與王天陽十年前約定交貨的日子。
陳子輝還沒有出關,陳昌軒也還沒有從赤雲秘境出來,陳子漠就是家族的話事人。
在動身前往見王天陽之前,陳子漠必須將壹些事安排好並做好壹些事的應急處理所,讓陳氏在沒他坐鎮的情況下也能如往常壹樣正常運轉。
可人算不如天算,陳子漠快要將所有事都交代好之際,閉關近十年的陳子輝出關了,這讓陳子漠徹頭徹尾的白忙活了壹場。
陳子輝修為早就已經到了,再加上有四階上品丹藥相助,突破到金丹後期也不過是水到渠成的事。
陳子輝出關了,陳子漠非常爽快的將家族大權還了回去,同時心裏也松了壹口氣。
數日後,陳子漠又去院子外見了陳世安壹眼,隨後便起身前往王天陽所在的靈山。
白霧籠罩的四階靈山上方高空,隱匿自身氣息的陳子漠橫踏虛空,並沒有立即往四階靈山內部發出傳訊,而是自壹人站在高空看向下方白霧彌漫的四階靈山。
在【紫玉靈瞳】的仔細觀察下,陳子漠依舊沒能找到這座四階上品陣法的破綻/最佳破陣之處,最終也只能無奈的搖搖頭。
這並不奇怪,畢竟陳子漠不是陣法師,對陣法的了解並不多。
而且想要找到壹座四階上品大陣的破綻,哪是那麽容易的事,就算是四階上品陣法大師出手都未必能找到,更何況是其他人了。
撤去隱匿氣息的手段,陳子漠來到白霧彌漫的四階靈山前,往裏面發了壹道傳訊。
沒讓陳子漠等多久,眼前的濃濃白霧就迅速散開,露出僅壹人通過的圓形通道。
在圓形通道內,壹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陳子漠的視野裏,這次依舊是鄧勛出來迎接。
與十年前壹樣,鄧韻還是穿著那件青色長袍,修為還是築基大圓滿,只不過法力比十年前更加渾厚了。
此外,陳子漠還在鄧韻的眼中看到堅決和果斷,這是十年前的他所不具備的東西。
“十年不見,鄧小友似乎有些稍許不同,可是有什麽話想跟本座說?”
“前輩明鑒,晚輩確實有壹件事想跟前輩商量,還望前輩準許。”
“小友長話短說,莫要讓令師等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