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我人生

喪屍舞

都市生活

重回少年時代的蘇祖,得到了壹個系統,走上了曾經夢想追逐的體育競技之路。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五十五章 世錦賽與全運會

跑出我人生 by 喪屍舞

2018-6-14 09:58

  “赫爾辛基12日電,今天上午開始的世錦賽男子50公裏競走比賽中,被寄予厚望的三名中國選手僅有壹人完成比賽。最終以3小時44分45秒獲得第五名。冠軍被俄羅斯選手基爾德亞普金奪走,他的成績是3小時38分08秒。此前,中國選手在男女20公裏競走比賽中接連失手,僅得到兩個第九,與期望值相去甚遠……”
  “美國隊內訌或已影響其團體接力項目:在昨日上演的男子4×100米接力預賽中,美國隊派出的陣容和此屆世錦賽男子壹二百米選手大衛不同,盡管有曾經的世界第壹人莫裏斯格林帶隊,但在二三棒交接時,美國隊就出現了重大失誤。第四棒的莫裏斯格林只能掩面長嘆。
  中國男子4×100米接力隊憑借蘇祖第四棒的超強的沖刺能力,最終拿到小組晉級名額……”
  “中國男子4×100米接力隊總教練袁郭華表示:新人初次亮相世錦賽這樣的國際大舞臺表現還算不錯,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蘇祖發揮穩定,是接力隊能夠晉級的關鍵人物。”
  “晚報赫爾辛基今晨電北京時間今天淩晨1點50分,第十屆世界田徑錦標賽在芬蘭赫爾辛基結束了男子110米欄的決賽。結果,冠軍被法國名將多庫裏13秒07奪走,而劉陽宇則以0.01秒的微弱差距屈居亞軍,這是迄今為止中國田徑代表團在本屆世錦賽上取得的第三枚獎牌。美國老將阿蘭·約翰遜以13秒10位列第三。”
  ……
  8月12日的比賽結束,但壹條條赫爾辛基世錦賽的快訊依舊通過各種渠道傳回到了國內。
  有直接晚上看比賽的,有第二天通過報紙電視新聞看到最新消息的,不少人議論的焦點都是男子4×100接力的晉級以及劉陽宇以0.01秒之差錯失了110米欄冠軍。
  8月13日,今天已經是世錦賽第八天,還有明天最後壹天的比賽,第十屆世界田徑錦標賽賽就落下帷幕。
  比賽進行到現在,中國隊的比賽就只有今天晚上最後的三場,男子4×100米接力決賽,女子400米欄決賽,女子5000米決賽,然後就可以鳴金收兵了。
  赫爾辛基運動員村的田徑場邊,本屆世錦賽領隊、田徑隊總教練馮書庸、副總教練李誌忠、孫平江,以及接力隊總教練袁郭華等人都聚在壹起,看著接力男隊進行交接棒的訓練。
  今晚就是男子4×100米接力決賽,這已經是臨陣磨槍了,但接力隊的小夥子們依舊個個精神飽滿,即便是替補隊員沒有機會上場,也絲毫沒有懈怠。
  馮書庸看著這個場面,無奈地長嘆了壹口氣,朝旁邊的袁郭華說道:“老袁,我的袁教練,妳真是有先見之明啊!”
  “馮指導,我當初說什麽來著。”
  袁郭華淡淡笑道,接力隊能夠闖入決賽,連日來壓在他身上的那座大山總算搬開了,即便最後的成績不佳,但看看田徑場裏的小夥子,也知道他們完全是全力以赴,沒有更多可以苛責的了。
  “這次世錦賽,還真是多虧了蘇祖和劉陽宇兩人,不然……”馮書庸搖了搖頭,苦笑著看了壹眼身後的李誌忠和孫平江兩人,話裏有著難言之意。
  不然,這屆世錦賽中國隊幾乎就沒法看。
  “壹張白紙好作畫。”袁郭華看著場上揮汗如雨的接力隊員們輕嘆了壹聲,“地方隊牽扯太緊密了,就是麻煩。”
  “全運會也還有兩個月吧,妳說說這些人啊!”李誌忠也是嘆了口氣,他以前也聽說過全運至上這個話題,但真的是進入了國家隊後,才發現問題比他想得要嚴重得多。
  這屆世錦賽裏,到今天已經是第八天了,除了蘇祖的100米和200米金牌外,就只有劉陽宇的壹枚110米欄銀牌。其他項目,壹無所獲。
  問題真的是實力不行,技不如人嗎?
  這還真不壹定。
  幾人都是田徑隊的總教練,運動員的狀態水平心裏都是有底的。這次世錦賽弄到現在這個地步,其實就是多年來壹直為輿論所詬病的國內田徑界“全運會淩駕於世界大賽”。
  參加本屆世錦賽的中國田徑選手,代表了國內田徑各個項目的最高水平,以他們在國內比賽創造的成績,不少人可以進入世錦賽前8名甚至沖擊獎牌。
  但是不少人發揮失常,能夠沖擊獎牌的與獎牌無緣,能夠獲取名次的跌出前8名,壹些成績不俗的選手,在第壹輪比賽時就敗下陣來。
  這裏面的原因多種多樣,但要說參賽運動員都盡了全力,那就真的是蒙他們這些田徑隊的老江湖了。
  “兩個月有什麽用。”馮書庸搖搖頭:“在壹些人眼裏,全運會對他們至關重要,他們在世錦賽不行,在國內厲害。嘿嘿,我可聽說,有些運動員出國前,省隊領導就告訴他們,悠著點,別受傷。”
  這也是袁郭華當初選接力隊隊員的時候,特別要了壹些有潛力,剛剛嶄露頭角的選手,直接弄到了國家隊來,在某種角度上,也就是為了杜絕壹些這方面的問題。
  而在這支接力隊的籌備之初,袁郭華可以說是抗住了不小的壓力,在陳建、沈運保、楊光宗之後,還有不少老隊員,實力都不錯,但袁郭華硬是沒把這些人選進來,就是預計到了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
  國家隊和地方隊的博弈可是從未停過,在地方體育部門眼裏,全運會成績可就是政績。壹塊金牌就意味著壹頂官帽、壹筆豐厚的獎金。金牌已完全變異為指揮棒,不再圍繞如何培養人才,而是如何走“捷徑”獲取好名次。
  今年是全運年,壹些選手的訓練計劃,並沒有把世錦賽列入,所以到了赫爾辛基時不在狀態,他們的目標是世錦賽後面的全運會。
  說起來有些感到不可思議,甚至好笑,但事實上,國內田徑界甚至是整個體育界現在就真是這個情況。
  後世2013年的時候,女籃壹姐就曾在微博裏吐槽,當妳能為某壹個地方拿到成績的時候,他會想盡辦法、讓所有的領導出面說話。當妳不能打的時候,妳找誰誰都不理妳。
  還有像中國女足,幾乎都是完全靠全運會活著。
  從投入產出的角度來講,在世錦賽上拼老命,哪比得上在全運會上拼老命?
  各個省市對全運會排名的近乎病態的重視以及互相攀比的對冠軍的重獎,讓許多運動員真就放棄了國際大賽,而死盯這國內的全運會。
  像馮書庸幾個教練幾乎可以預見,這次在世錦賽比賽中壹些狀態低迷的運動員,在10月舉行的全國十運會上可能就不乏高水平的發揮。
  這也是國情如此,在某些角度上來說,全運會似乎涵蓋了中國體育的壹切運作規律。
  無論是馮書庸、袁郭華還是李誌忠等人,站在這個角度都能看得明白。
  事情要辯證著看,或許除了市場化程度最徹底的足球,以及國家隊集中程度最高的乒乓球,中國其他幾乎每壹個體育項目,都要依賴全運會的地方投入,才能完成新人的培養和訓練。
  對中國體育投入最大的,不是國家體育總局,而是各級地方政府和地方體育局,他們承載著挖掘和培養人才的任務,在進入國家隊之前,運動員出國訓練比賽的費用,多由地方體育局承擔。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