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

最終永恒

玄幻小說

神秘的太空,悠遠而又寂靜,廣闊而又深邃,毀滅與誕生這壹對雙生子無時無刻不在上演。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章 巖漿層

深空之下 by 最終永恒

2019-2-1 15:02

  時光飛逝,轉眼間已經過去了三個月。
  飛船內的溫度慢慢下降,終於降到了幾百攝氏度的層次。這已經是人類能承受的範圍了,也意味著人們可以主動出擊,探知外面的情況。
  這壹天,壹大波政府官員以及科學家圍繞在安全中心前的大屏幕上。
  人們迫切地想要看到外界的環境。
  科學家們把幾個用鎢元素打造的偵查機器人放到了圍墻外邊。這些機器人可以忍受三千度的高溫,是偵查外界情況的良好人選。
  於易峰睜大眼睛,死死盯向屏幕屏幕。這時候,人們終於看清了外邊的情況。
  到處都是水泥以及金屬的斷壁殘垣以及巖漿冷卻後凝結的大塊巖石。整個諾亞號內部看上去有點像火山噴發後的情況。
  最離譜的是,諾亞號的蜂巢結構被大幅破壞。以至於……距離出入口最近的地區,出現了壹個幾百米寬的大缺口!
  這個大缺口壹直延伸到了飛船最底部,甚至可以清晰地看見,最底層的高重力區有著壹片滾滾發燙的紅色巖漿!
  它們滾燙、冒泡,似乎還在沸騰!
  於易峰看得頭皮發麻,不禁驚訝道:“好多的巖漿啊,哪裏來的這麽多?”
  壹位科學家想了想,然後答復道:“這些巖漿是由於大量的輻射墻融化以及金屬融化後產生的,因為重力的關系,全都流到了下邊的底層……”
  “……還有,這和火星大量巖漿的倒灌也有關系!”
  於易峰沈默地點了點頭,微微皺眉。要是這部分巖漿壹直存在,那人們豈不是置於火山口?這倒是令他坐立不安起來。
  這時候,另壹位年紀大點的科學家分析了相關數據,鄭重說道:“這批巖漿,溫度估計有幾萬度!不過距離我們這壹層的大概有三十多公裏的高度。中間隔了十層蜂巢結構,因為這些紫色金屬隔熱能力非常好,中間又是真空環境,應該不至於直接影響到我們。”
  “而且,它們離開了太陽的供熱,已經是無根之水,只會降溫不會升溫,所以不可能像火山那樣爆發。”
  於易峰聽了,稍稍松口氣。
  周邊的科學家也紛紛討論。
  “我們應該盡快把周邊的出入口堵上,省的物質逃離出去……”
  “是的……而且要將我們這壹層的巖漿口也堵上,否則它們會壹直加熱這部分區域。”
  “……可以將熱量引向諾亞號閑置的區域,制造壹個高溫區。”
  於易峰聽了聽,微微點頭,人類其實最多也就用了百分之壹的地區,諾亞號大部分地區都是閑置著的,裏面都是真空,隔熱效果不錯。所以這堆巖漿不會影響住在圍墻內的人類。
  但到了下午,更不利的消息傳來……
  “換句話說,我們的許多資源儲備已經沒了?”
  於易峰很是郁悶地看著眼前數名科學家,又看了看手中的數據文件。
  這份文件詳細羅列了諾亞號飛船的損壞情況:
  距離出入口最近的十堵墻壁已經完全氣化,連帶著地面上的紫色金屬也被大量融化,這是人們第壹次看見諾亞號自身結構的損壞。
  1-10號墻壁被完全破壞,11-15號墻壁損壞地不成樣子,只能看到壹些巖漿凝結後的殘留物。不過,高溫終於被第十六堵墻壁攔了下來。
  但麻煩的是,第十五堵墻壁與第十六堵墻之間有幾個資源儲備倉庫,以及……壹個冰湖!當第十五堵墻壁損壞後,裏面的東西也自然而然全部被高溫氣化了。有些散入了宇宙空間,還有些散在諾亞號各個角落,譬如說頂層的無重力區,但更多的是變成了巖漿的壹部分……
  於易峰瞬間感覺非常頭疼,少了這麽多資源,人們還怎麽活?
  人類的衣、食、住、行,哪壹個方面離得開物質基礎?
  幾位科學家也是雙手壹攤,感覺很無奈。
  因為後面的16-17號墻,囊括了更加重要的工業區以及居住區。這幾個物資倉庫實在沒地方放了,才挪騰到稍微外圍的位置,沒想到……這個方案也是於易峰首肯過的。
  為首的科學家正是羅曼博士,他也嘆了聲氣:“這確實沒有辦法,我們大概丟失了壹半的有機礦物以及部分水、部分糧食還有壹些無機鹽。有部分物質散逸在了低重力區,還可以重新收集,並回收利用。”
  “但還有更多物質聚集在最下方的高重力區,它們聚集成了這堆巖漿壹樣的東西,再加上二十多倍的重力,我們根本拿不出來……”羅曼博士攤了攤手,有些無可奈何地說道。
  於易峰的眉頭緊皺。
  不過現在再去後悔也沒什麽用,能活下來已經是不錯的結局。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如果沒有這些東西幫忙抵擋壹番,說不定後邊的16號輻射墻也要被摧毀,到時候連累到工業區麻煩就更大了。
  “開局不利啊!”
  他深深嘆了壹口氣,從書桌上抽出另外壹份文件,交給羅曼。而羅曼看過之後臉色壹變,接著遞給了旁邊幾位科學家。這幾位科學家接過文件後,也是同樣臉色變化。
  “各位都看到了吧。這是我們五萬多人的消耗,每天都需要大量的水、氧氣還有食物。就算我們的飛船有循環系統,在循環的過程中它們也會慢慢消散掉壹部分。所以,每壹點物質都是寶貴的。”
  “最重要的,還是災後的重建工作……我們最核心的東西雖然被保護住了,但也有壹部分東西被摧毀了,必須要立馬重新建設。譬如說立體式的生態園區以及最新的種植園。除了種植之外,還有豬、牛、羊的養殖園區,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資源來進行重建……我們的食物丟失了壹半,必須盡快完成這部分工作。”
  “還有諾亞號外圍的天文實驗室、武器實驗室也要重建。”
  “這些都需要物資儲備,用壹點少壹點。”
  壹是能量,二是物質,這兩樣就是諾亞號飛船的生命線,少壹樣都不行。
  於易峰看著文件上的各類數據,他憂心忡忡地說道:“能量的方面還不是大問題,剩下的鈾礦還夠我們用壹百多年的。但部分資源丟了壹半就真的要命了……還必須拿壹部分去完成重建工作。剩下的……還夠我們使用多久?”
  “特別是水資源,丟了壹半啊!植物的培養、動物的養殖、還有人類自身,全部都要用水。我們到底能堅持多久?”
  “五十年?三十年?十年?”
  幾名科學家也是沈默不語,他們都理解這種困境。
  宇宙真的太空曠了,物質絕對是稀有的,誰也不知道諾亞號要漂泊多久。
  五十年的時間並不算長,壹兩百年甚至壹兩千年都是有可能的……
  沒了資源,人類憑什麽存活下去?
  這是擺在人們面前,最現實的問題。
  “所以,妳們要盡快搞清楚諾亞號的運行方向,找到合適的落腳點。如果有合適的行星,我們應該立馬停下……”
  於易峰放下文件,目光對向遠處。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